第九十八章 东吴的目光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524 字 10个月前

“问题的关键是这道峡谷实在是太长而且太窄了。魏军要想进攻剑门关,在如此狭窄的地形下根本就施展不开。按我个人的经验,这么狭窄的地形,进攻方一次能够投入的部队不会超过两千人……也就是说,魏国虽然空有十五万大军,但每次只能投入两千人进攻……而西蜀的防御力量可是高达四万人啊。”

“哦,原来如此。西蜀有这道剑阁,可真是难得的保障啊。那么陆将军,为什么魏军不向剑阁的东西两面伸展,寻求新的通道呢?”

“呵呵呵,主持人不愧是我大吴歌神留赞将军的儿子,这军略也是不差的……魏军拥有极大的人数优势,确实应该向剑阁的东西两面展开,以拉扯西蜀的防御线。但是这里的地形实在是太特殊了……大家请看,剑阁的西面是邛崃山系,不但山高奇险,而且经常塌方,根本不适合大军开进。剑阁的东面是大巴山系,翻越是可以翻越的,但那仅限于士兵个人,后面的运粮队是无法上山的……”

“所以说,如果魏军想进入盆地,就只能走剑阁?”

“世间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不排除还有我们没能发现的通往盆地内的其他捷径,但就目前我掌握到的信息来看,要维持大军的粮道,魏军只能走剑阁。”

“好的,非常感谢陆将军简明扼要的介绍。使我们大致明白了目前魏蜀两国此次战争的形势。简单的说就是:经过初期的多线攻防后,现在魏蜀两国的攻防都集中在了一点,也就是剑阁上?”

“是的。”

“那么陆将军可否预测一下本次魏蜀战争的走向呢?”

“嗯,这个,还真的很不好说。如果以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如果我是曹魏军队的统帅,这个时候我想的就是如何安全撤军的问题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西蜀投入重兵防守之前拿下剑阁,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的长期化了。现在,由于西蜀北方三郡的丢失,反而让西蜀的战线缩短,粮食运输压力大大的减轻了。而现在曹魏的运粮队要翻越秦岭、米仓山、龙门山等大山,十几万大军的后勤压力是极大的。就算曹魏国力雄厚,也是不可能长期支撑的。一旦后勤跟不上,而这十多万军队又深陷在蜀地,那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您的意思是?”

“从纯粹军事的角度看,如果曹魏不能在两个月内拿下剑阁或者通过其他方法进入盆地,那么曹魏将面临极大的失败!”

“好的,非常感谢陆将军的精彩点评。下一个问题,我大吴在这场战事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得我们的利益最大化呢?哦,不对,应该是我大吴要如何做,才能使牢不可破的吴蜀联盟利益最大化呢?”

“呵呵呵,曹魏现在的主力都陷在了蜀地苍莽的大山之中,这是我大吴极好的机会。在本将来这里之前,已经收到确切的消息。按照皇帝陛下的指令,大将军丁奉已经赶往淮南,即将督帅各军向合肥挺进。主持人您的弟弟留平将军也已经率领本部兵马前往荆州的南郡,汇合上大将军施绩的部队,即将向魏国的襄阳发动进攻。另外陛下已经下旨,命令西陵督步家做好准备,派出兵马进入建平郡,做好进入蜀国境内支援西蜀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