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诗歌,你们觉得怎么样?”
老校长的三个问题,令人难以回答。
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有心思谈论诗歌的好坏,无论那首诗歌怎么样,在这里都不应该受到欢迎,那是一首讽刺他们的诗歌。
这个时候一个同学哭泣着说道:“校长,您一定为我们做主,李大宝那厮竟然如此侮辱我们。”
“他说得不对吗?”老校长慷慨激昂的说道。
“没有错,他说的一点错误都没有,看看你们现在这个样子,那里像一个华夏的才子?
读书都读成书呆子了。
人家用一首诗歌骂你们,那你们怎么做的呢?”
他用犀利的眼光看着所有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低下了头。
“没错,我都替你们脸上发烫,你们竟然在这里生闷气,更有甚者还像泼妇骂街一样在网上骂他,你们有什么脸骂人家?
剩下的是请老师,请京都大学的所有人抗议,你们这个样子真的让我很难堪的,你们知不知道?
所有京都人没有一个人写出一首诗歌反击他?不是因为你不敢,而是因为你们没有那个能力,无论是《青玉案元夕》还是这首《咏针》,都能够体现出李大宝过人的才华,你们都是年轻人,人家那不是胡闹,人家那个是年少轻狂。
你们知不知道人家现在是什么身份?
人家是百万富翁,人家是大诗人,人家是音乐家,人家是演说家。
坐拉菜的面包车来的,住在废弃的学生宿舍,第二天还要给你们演讲,人家为的是什么?
人家是一片好心。
你们呢?
不知反省,竟然还干什么?拉帮结伙的反对李大宝。
要凭借强悍的背景打压。
这让我很失望。
京都是华夏最悠久的大学,它没有米国大学那么受欢迎,也没有英国剑桥大学那样人才辈出。
我想知道它为什么在国际上都享有名气?
谁能告诉我?”
老校长看着所有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