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麒麟送子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474 字 10个月前

看来,陛下果然是觉察到江山不稳了。

恰逢大朝会。刘备便将右丞贾诩亲笔手书,黄门令左丰亲传的陛下口谕,遍示众臣。

而后当堂问计:“诸位以为如何?”

“回禀主公。所谓家事亦国事。值多事之春,陛下百忙之中,还念念不忘。臣以为,当承顺圣意,择日和亲五十五国公主为宜。”说话之人,乃是楼桑令乐隐。自娄圭晋升为二千石蓟都尹,千石排列,便以他为首。

“乐公所言大善。”蓟都尹娄圭亦起身奏报:“听闻五十五国公主经一个冬季特训,已颇通礼仪。恰逢春暖花开,阳气始生。此时和亲,正当适宜。”

“五十五国公主,却又五十六人,当如何和亲?”刘备再问。

乌孙虽是一国,却有大小两位昆弥。于是乎,大小昆弥皆遣公主前来,故五十五国公主,正好七八五十六人(7x8=56人)。

“不如按邦国大小,分别和亲。”有人提议。

“如此,小国必生间隙。”便有人反对:“何不以丝路分成南北?”

“区别必生分。何不一视同仁。”又有人起身奏报。

“并娶五十六侧妃,大汉四百年绝无仅有。”亦有人担心,风头太盛。

“我主称麒麟。且世上之事,终有先河而后海。便开此先河,亦无不可。”三兴汉室者,非吾主莫属。此时不扬名天下,更待何时。

见群臣意见渐渐统一。

右国相耿雍这便起身奏报:“主公。既是陛下赐婚,当一视同仁。”

“如此,且问过王太妃,王妃之意。孤再做抉择。”刘备在心底叹了口气。赤裸裸的政治联姻,自己果然还是没逃掉。

不料话音未落,左国令士异已回身奏报:“启奏主公,王太妃,王妃皆无异议。主公当自决。”

王太妃召蓟国重臣垂帘问政的消息,刘备回宫后才知晓。也未曾深问。此乃祖制赋予母亲的正当权利。刘备不在时,可代为监国。又何须多此一问。

开春后,朝野之间,关于今汉气数将尽的流言,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不少名士大儒,夜观天象,引经据典,考证详实。兴前汉二百年之高祖,兴后汉二百年之光武。何人可三兴……炎汉?

天下皆拭目以待。

立春后,气温日渐回升。虽偶有落雪,却已无暴雪极寒。隔着白琉璃窗透入的暖阳,照射脸庞,有一股勃勃的熨烫。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华大夫“吐故纳新,去芜存菁,韬光韫玉,养精蓄锐”的十六字箴言,刘备深有领悟。

说白了,乃是加快新陈代谢。将受损的生命因子,尽快排出,便是‘吐故纳新,去芜存菁’。凭借自身强大的自愈能力,不断诞生健康的生命因子,以求尽快达到正常数量,便是‘韬光韫玉,养精蓄锐’。此十六字箴言,相辅相成。一边要尽可能的‘吐故纳新’,一边又需稳扎稳打‘韬光韫玉’。

如此反复,日夜不断。以求逐渐恢复正常的生育机能。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

自泉州港返回后,整整一个孟春(春季的首月),刘备谨遵医嘱,全力推陈出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一个“动”字,已道尽其妙。

药到用时方恨少。

七人四组,捉襟见肘。征得王妃等人首肯,母亲从亚马逊御卫中再甄选出三组二十一人欣长貌美,多子宜男、完璧归蓟者,凑足七七之数。与蓟王互动。

如亚马逊所想,王爵可用满七七之数。

亚马逊女王竟又一次饮恨长签,与蓟王失之交臂。哎,时也运也命也。古人诚不欺吾也。

一个月很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