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命续二载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381 字 10个月前

大贤良之于黄巾,可比檀石槐之于三部鲜卑,轲比能之于东部鲜卑。

大贤良师在时,黄巾军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然张教主突然暴毙,黄巾军一泻千里,溃不成军。入前所说。没有形成类似大汉朝四百年根深蒂固的封建体制,快速崛起的势力,皆免不了个人崇拜。并不断将被崇拜者神化。一旦神化破灭,整个组织亦会随之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大贤良师意外获得的两年寿命,足以抵消刘备带来的增益。

因并六县为国的蓟国,横亘在幽冀之间。冀州势如油锅沸汤。而幽州却风平浪静。

前往渔阳的捕虏将军田晏,路过蓟国,岂能不投帖拜见。

刘备便在蓟王宫接见。殿内就坐还有新任甘陵国相刘虞。

“多见不见,王上越发英姿飒爽。”田晏伏地行礼。

“少年时孤与将军并肩杀敌,乃是至交。无需见外。”刘备伸手虚扶:“请坐。”

“谢王上。”宫女取来坐席,田晏这便落座。武将居右,文臣在左。两人同为二千石,故坐于一排。

“这位乃新任甘陵国相,刘伯安。”刘备为二人介绍。

“刘虞见过将军。”

“田晏见过国相。”

寒暄过后,刘备这便问起正事。

田晏言道:“此番贼乱,不比寻常。大汉十三州之八:青、幽、徐、冀、荆、扬、兖、豫,皆有贼军作乱。斥候来报,贼人攻城略地,据险而守。更与以往不同。贼人非但没有纵兵抄掠,杀害百姓。反倒开仓放粮,广施符水。城中百姓感激涕零,从贼者日众。”

刘虞叹了口气:“此乃收买人心之策。百姓若得衣食,又被符水所救。焉能不举家从贼乎。”

“钱粮、符水,皆从何处来?”刘备又问。

“传言,城外豪强坞堡,多被洗劫一空。钱粮、药材,便是来自当地豪强。”田晏又答。

刘备眉头微皱:“黄巾军抄掠豪强,分粮百姓?”

“正是如此。”

这便是不同。与历史上如蝗虫过境,无论豪强还是佃户,皆被啃食一空,寸草不留的黄巾贼完全不同。他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而对底层的广大百姓来说,被豪强地主,经年盘剥欺压,早不堪重负。内心所积累的仇恨,亦可想而知。

换句话说,黄巾军不但指明了反抗的对象。更学会了走群众路线。果然是地狱难度啊。

见刘备沉默不语,田晏又语出惊人:“时下,或黄巾贼已聚拢百万之众。”

“竟有如此之多!”刘虞满脸惊惧。

“以将军所料。黄巾逆贼当如何?”刘备一脸平静。

“末将料想,眼看隆冬将至,天降飞雪。黄巾军必蛰伏不出。待来年雪花路开,便四面出击,攻城略地,壮大己身。以求待朝廷四路大军抵达时,能有一战之力。”田晏果然是宿将。

刘备却摇头:“依孤看来。明年开春,黄巾贼或不会倾巢而出。仅出精锐,守备坚城要塞,打通彼此路径。余下老弱妇孺,则居于后方,乃行屯田。”

“精锐前线据守,老弱后方屯田。”田晏幡然醒悟:“黄巾贼欲久持乎!”

“然也。”刘备轻轻叹了口气:“张教主还有时间。”

多出的两年寿命。让张教主在战略选择上,便有了充足的余地。不似史上那般急迫。大汉十三州已占其八。种田养士,与朝廷行持久战。坚持越久,情况便会对黄巾军越有利。

因为最富裕的关东,皆渐落入黄巾军之手。陛下仅凭剩下州郡,又如何能支撑十万大军的消耗。

何须两年。不出一年,洛阳便会有缺粮之危。

为何?

且借留侯一席话:“洛阳地小田薄,四面受敌,确非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