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各有封赏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531 字 10个月前

胡辅仰望颜良,不禁笑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校尉已位列二千石高官。胡辅,衷心为校尉贺。”

“谢先生保举之恩,赐名之义。”颜良抱拳回礼,便又开口道:“不知先生可否再为颜良取一表字。”

“有何不可?”胡辅亦是年少,百无禁忌:“所谓‘良禽择木,贤臣择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何不叫:公择。”

“多谢赐字。”颜良这便默记在心。

“颜良,颜公择。”身后孙康、孙观、吴敦、尹礼、昌霸亦在口中念叨。

“以后但凡用到在下,便可到学坛来寻。”将将口出,胡辅又笑着摆手:“哦,实不相瞒,王上因我举荐校尉等人有功,已破格提拔为三台城长,只需沿南易水顺流而下,不日便可到三台城下。”

“城长多少石?”昌霸忍不住问道。

“秩三百石。”

“太少,太少!”五人中便叫嚣:“何不与我等五人平分。如此每人亦有……”

“五百石。”胡辅笑着摇头:“诸位厚爱,胡辅心领。官俸乃是王上所赐,岂能分与他人。以后切莫如此。再者说,若能安民百万口,辟田百万顷。便会由‘长’升为‘令’,那时,可领俸千石。”

“原来还能升!”众人这才罢休。又纷纷嚷道:“百万之口,何须烦神。我等帮你凑齐便是!”

话说,不知为何,胡辅这个小书生,非但一点都不让人厌烦,还甚是与我等莽撞人对路。难怪大哥没把他劈成两片。

“若无他事,我便回宫复命。三台城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胡辅肃容下拜:“诸君,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以颜良为首,堂内众人心有戚戚,纷纷抱拳相送。

胡辅一片公心,保举颜良等人。颜良幸不辱命,登顶黄金阙,坐享二千石高俸。因举荐有功,胡辅又破格官拜三台城长。一来一回,便是交集,如此反复,便有交情。

时人重义,胡辅和颜良等人,自当越发亲密。

蓟王宫,正殿。

送走颜良,刘备不由得一声长叹。

饶是奇谋百出的幕府左丞荀攸,亦难料到,颜良竟是那个被泰山太守张举收买的琅琊贼酋。而此行目的,是为混入蓟国,里应外合,伺机纵火。

岂料误打误撞。登顶黄金阙,获黄金千两,二千石高官。

见刘备礼贤下士,欲当场拜为校尉。颜良何须再做遮掩。这便将实情悉数道出。满堂哗然。刘备遂命颜良先下去等候,先与群臣商议。

“该当如何?”环视群臣,刘备开口。

见二位国相并未答话,荀攸这便起身言道:“将计就计。”

“颜良身份已破,如何将计就计?”刘备问道。

荀攸笑道:“世人皆知有名唤颜良者,登临黄金阙,得千两黄斤,获二千石高位。又岂知此颜良是彼颜浪?”

“李代桃僵。”刘备恍然大悟。

“胡辅改名荐书,着实是一步妙棋。”荀攸又道:“只需为颜良安一个妥当的出身,世人又岂能生疑。”

刘备看向两位国相:“国中可有合适之地?”

“蓟国并无颜氏聚落。”左国相崔钧少时曾领崔氏商队往来北地,这便言道:“今安平国堂阳县有颜氏村邑。可假此出身。”

“如此甚好。”刘备一想,似乎不妥:“安平属冀州,乃太平道大本营,日久必会露出破绽。”

荀攸答道:“无妨。祖籍不同于营生之地。颜良少小离家,漂泊异乡亦是常理。且说,只需待此战事了,颜良身份当不公自宣。就此与过往一刀两断,忠心辅佐王上,岂非两全其美。”

“如此,二位国相且去安排。只说是堂阳颜良,而非是琅琊颜浪,登临黄金阙。”刘备这便笑道:“颜良来投,真乃天助我也。”

“主公,可否等颜良等人立功自效,再封赏不迟。”耿雍言道。

刘备看向荀攸:“左丞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