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计中之计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470 字 10个月前

赌肆幕后之人多方打听,得知乃是大将军何进下令。这便各自收手。不敢再为赌肆,上下奔走。

何进曾为河南尹,正是周异上官。如今贵为大将军,权势日盛。

因出身低微,洛阳权贵颇多轻慢。便是何进刻意结好,权贵亦推迟不去。

今借唐七之案,大肆捕捉赌肆人等。可谓蛇打七寸。赌肆幕后之主,不是这些地头蛇,还能是何人。

为今之计。暗中抽身,再重金结好大将军何进。方可保平安富贵。

原本只是一宗小案。却在各色人等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牵扯越广,涉事越深。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多日未见的曹操,再登门拜访。

中垒三层书房。

宾主落座,婢女送来香茗。

曹操叹息开口:“追查许久,线索全无。直令人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孟德先前提及秦宜禄,亦无结果?”刘备记得此人。

“秦宜禄,人虽见到,却整日借酒消愁,常宿醉不醒。意识难有清明。其人已废,难堪大用。”

“何故如此?”刘备一愣。总感觉事出有因。

“听闻与他情投意合的杜氏女,年前留书,不辞而别。乃至忧思情伤,借酒消愁。”

“原来是为情所困。”刘备又问:“秦宜禄可曾四处寻找杜氏女下落?”

“这是自然。”曹操摇了摇头:“奈何音讯全无,无人知杜氏女行踪。传言有车夫在粟市附近见过此女,终归是空穴来风。”

又是粟市。

刘备显然比曹操所思更多。

“梁冀金山之事,已过去一年有余。贼人或许早已销赃逃匿。孟德何不就此放手。”刘备总觉得,曹操如此执着于梁冀金山。远非只是为寻宝。

“玄德所言极是。”曹操笑叹:“与其说,(曹)操执迷梁冀金山,不如说是心中始终有一段未曾放下的执念。”

“愿闻其详。”刘备这便言道。

“谈及梁冀金山,需说一段往事……”曹孟德,娓娓道来。

是夜。

史涣领麾下善殓尸者,出后院角门,赶往洛阳县治。

唐七投河而亡,尸体肿胀后浮出,才被人发现。已过去月余,故而能收集到的线索,并不多。

待史涣等人确定无人盯梢,绕路抵达,贾诩已等候多时。

狱吏领众人前往陈尸间,勘验唐七尸体。

小周瑜亦跟在父亲身边。对验尸探案这些事,十分的好奇。

戴呼吸面罩,遮蔽恶臭。绣衣吏细细查探尸身。正如洛阳令所说。除去小手臂处的工伤,浑身上下并无伤痕。亦无骨折痕迹。

换句话说,唐七死前并未受拷问。

颈间无勒痕。牙关紧闭,舌头亦无吐出。自也不是被勒死。

又看四肢。手掌、脚掌各处,再撬开牙关,刮出舌苔。

忙忙碌碌一整晚。直到天明才验完。

史涣这便来报:“回禀右丞、明廷。此人确是溺亡。然,溺亡之处,并非阳渠,而是酒瓮。”

“酒瓮?”洛阳令周异一愣:“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会栽入酒瓮而亡。”

史涣点头道:“乃是被人倒栽入酒瓮溺毙。”

“何人所为?”贾诩忙问。

“此手段,多出自赌家。”江湖事,史涣自然熟知:“多用于追讨赌债,惩戒临场作弊之徒。”

“唐七此人嗜酒善博。死因亦在常理之中。”洛阳令问道:“何以知之?”

史涣命人捧来从尸身上取来的证物:“明廷请看。舌上刮下的乃是封泥,而非河泥。此金(铜)丝是从指甲内取出。乃是六博用博筹,头上装饰所用。”

六博,便是六博棋。

流行于先秦两汉。类似后世游戏棋。投箸行棋。乃博戏的一种,称“大博”。

今汉时,六博棋形制,有过一次革新。革新后的六博棋叫“小博”。大博与小博的主要区别,在于箸的数量。大博有六箸(博筹),小博有二茕(琼)。茕、琼和箸的作用与骰子(touzi)类似,是掷采用具。

六根博筹,多用半边细竹管制成,中间填金粉。头上安有细铜丝。

嵌入指甲缝内的细铜丝,多半是唐七被倒栽葱入酒瓮时,挣扎间抓住一枚博筹,死后又被人强行抽出。乃至细铜丝折断,遗落在指甲缝隙。

也就是说。唐七是在赌肆内,被人倒栽葱入酒瓮溺毙。后又抛尸阳渠,沉入水底。一个月后尸体肿胀,这才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