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定。”
两人这便说定。刘备目送甯姐姐离开。
越过覆道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史涣这便言道:“主公故人,深不可测。”
刘备呲牙一笑:“公刘所言非虚也。”
“何时抵近,卑下竟后知后觉。能有此术者,江湖屈指可数。”史涣此时仍一身冷汗。
心想,主公与此女相交莫逆。为何抵近时,忽透出一股杀气,这才被自己惊觉。至今不得而知。
听出史涣的言外之意。刘备一声笑叹:“我与甯姐姐,亦敌亦友。此生此世,断难轻易了断。”
“卑下明白了。”史涣亦是豪侠。虽说道不同不相与谋。然却不妨碍彼此私交莫逆。互为知己。
大公无私固然可敬。
公私分明亦是真性情。
刘备与甯姐姐的真情实意。又何尝不是刘备与袁绍、曹操等人关系的真实比照。
今时今日,肝胆相照。刎颈之交。彼时再见,是否还是朋友。
只有天知道。
唉……睡觉睡觉。
出胡姬酒肆。甯姐姐独自走向客舍。信步登上二楼。只见一人衣袖翩翩,青衫如墨。正迎风矗立在精舍廊前。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我之事,不劳侯公子费心。”
“圣女私事,本与我无关。奈何本教举事在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圣女兹事体大,那人又身份特殊,且是我教生死大患。马元义等诸位元老,皆命丧他手。圣女难道还抱一丝侥幸不成?”
“公子言之有理。”甯姐姐忽一声轻笑:“夜已深,公子请回吧。”
“……”玉树临风的身形,不由一凝。“告辞!”
说完,便气冲冲的奔下楼去。
待脚步声远去,渐不可闻。甯姐姐忽又收拢了笑容。一滴晶莹的泪珠,悄无声息的滑落。
若时光能够倒流。你我依在母亲身边。三人分食一块糖饼,并坐在廊下看雨。
该有多好。
刘备来时,一身戎装。回府洗漱更衣,更换常服。再入胡姬酒肆,方才不失仪。
酒肆三楼,春晖包房。
众人已恭候多时。
刘备本欲固辞主座,只与众好友对饮。奈何今非昔比。已位极人臣,如何还能再推脱。这便被众好友合力送上主位。
袁绍、曹操这才依次落座。
袁术、董重、曹冲,赵延,亦纷纷就坐。
既分主次,必列文武。
以五官中郎将董重官秩最高。自居武臣首位。
而袁绍为大将军长史。虽位列文臣之首,食俸却不过千石。本无法与二千石高官并排。理应空出文官首席。
然刘备却有言在先。让众好友依次入席。
大将军,令出必行。既是依次,便不得有空席。故而,袁绍居文官首位。他身后便是官秩六百石的议郎曹操。
如前所说。时人,万事好商量。但凡是牵扯到品秩、位次,皆一丝不苟,马虎不得。
待众人坐定。刘备举杯相邀。众好友亦举杯回敬,口出:祝大将军凯旋。
刘备答道:既入酒肆,岂能再论官职。如此便有临事不敬之嫌。便以平辈论交,不可再呼大将军。
一众好友这才作罢。
久别重逢,不醉不归。
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连饮三杯。刘备见曹操离席相敬,这便起身相陪。
落杯后,曹操悄声言道:“玄德可还记得,梁冀金山之事否?”
“自然记得。”刘备离京前,曹操说已有线索。如今一年已过,且不知曹操,可有所获。
“不瞒玄德,这一年来,我从未放弃调查此事。今小有所得,改日再入府详谈。”曹操卖了个关子。
刘备亦知兹事体大。这便轻轻点头:“也好。”
目送曹操入席。
须臾,袁绍亦端杯来敬:“一年不见。再见时,玄德已位极人臣。拜大将军在前,封蓟国在后。着实令愚兄艳羡不已。”
“本初兄乃大将军府长史。重任在肩。乃大将军肱骨近臣。假以时日,必当大用。”刘备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