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 封赏群臣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518 字 10个月前

这便以三百石它乾城长,授之。

韦端伏地认主,即日便走马上任。既登堂衣秀后,一日走马,又成新典。

刘备急于招贤纳士。便是想将西域都护府的人员架构,尽快完成。

正如他所想。陛下乃是让他遥领西域都护一职。

封大将军,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他在朝堂之上,与何进分庭抗礼。

陛下此举亦无不妥。

毕竟刘备身份特殊。不仅是封疆大吏,还是汉室宗亲。远在幽州,尚有三百里封地。故而,陛下才循旧例,将西域都护作为加官,授予刘备,以示荣宠。

再者说来。年少时,刘备亦曾遥领黄门侍郎,陛下许他便宜行事。时人尽知。

且诸侯滞留在京,亦是常事。甚至许多诸侯王一直拖到皇太后驾崩,这才回藩就食。

还是那句话。时下并无“无诏不离”的律令。

说到底。西域,不过是万里之遥的一处不毛飞地。对今汉来说,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利益。

并非多么重要。

封刘备为“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之所以如此顺利。便因,给辅汉大将军划分的辖区,乃是在西域。

西域牵动的利益,远不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关内。

正因不牵扯到深层利益,刘备又确实积有大功。所以,陛下封给刘备一个辅汉大将军,文武百官,无人非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连陛下都不能免俗,何况百官。

所以刘备这个大将军。在朝堂百官看来,并无多少实际利益,也无多大实权在握。确实属于荣宠性质。

然设身处地,刘备却不这么想。西域,乃是一块未曾深度开发的宝地。

良马、美玉。皆一本万利。关内世家豪强,趋之若鹜。恰逢匈奴远遁,鲜卑内附,高车十二部未及南下。西域五十五国,又心向汉庭。

内外形势一片大好。趁此天赐良机,将西域牢牢握在手中。立为藩屏,大汉中兴在望。

长安,京兆尹府。

将刘备手书,细细看完。刘陶这便微微一笑:“来人。”

“在。”

“将杜功曹请来。”

“喏!”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它乾内城中,班定远早先行为西域都护府一众属官建好府邸。

只需稍加修缮,麾下文武便可入住。诸如李儒、戏志才等重臣的府邸,年前早已修缮完毕。

年后又进行了强化改造。宛如邬堡。府中各处皆有重兵拱卫,出入亦有精骑从旁护卫。更何况内城进出皆要传证。闲人不可轻易入内。

如此层层把关,严防死守。

刘备对家臣的爱护,足见一斑。

麾下皆大汉菁英。眼看乱世将至,正当大用。断不能折在西域。

西域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若单以辖区面积论,确可与‘大将军’相匹配。

与李文优、戏志才,商议之后。刘备定下留守人选。

择吉日,封赏群臣。

先文后武。

擢升西域长史府主簿李儒为西域都护府右丞,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擢升西域长史府录事掾戏贤为西域都护府左丞,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擢升军曲候程普为西域都护府戊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擢升军曲候徐荣为西域都护府己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初置‘戊校尉’,‘己校尉’,由二人分领。后合并成戊己校尉,只留一人担当。

刘备又将戊己校尉拆分,由徐荣、程普二将分领,足见倚重。

话说,两位将军自幼跟随刘备。鞍前马后,劳苦功高。今授予高位。上下皆服。左右皆交口称赞。

擢升西域长史府府曹段煨为西域都护府宜禾都尉,秩千石,“铜印黑绶”。

擢升西域长史府府曹张猛为西域都护府农都尉。秩千石,“铜印黑绶”。

农都尉,官名。武帝时始置于边都。今汉沿置。主屯田殖谷。

擢升西域长史府城都尉臧霸为西域都护府司马。秩千石,“铜印黑绶”。

为避免混淆,刘备亦舍弃了西域都护副校尉一职。由左右二丞取而代之。

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封臣典礼。对笼络人心,提升士气,大有裨益。

大典还谈不上。徐徐图之,以待来日。

阵斩秃发鲜卑拓跋叔侄的两位义弟,在武将中当居首功。之所以有功不赏,乃是要与刘备一同返京。并未划归于西域都护府之内。料想和徐晃一样,关羽、张飞二位义弟,皆归入辅汉大将军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