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 连夜谋划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498 字 10个月前

刘备兵符将令,以及西域长史的官印符节,早在黄门令左丰前来宣诏时,便一同携来。陛下既让刘备择日西行。刘备可自行决定,何日西行。

换句话说,刘备择的日子,便是明日。

处理好府中诸事,刘备又夜入胡姬酒肆,叩响了‘贵女’的舍门。

“谁?”

“刘备。”

“稍等。”须臾,房门轻启一条缝。一身安息装束的贵女,眸似星辰:“君侯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刘备正欲开口。见她如此戒备,不禁摇头笑道:“那夜之后,美人还不放心?”

眼中似闪过一丝羞意,贵女这便稍稍开门,放刘备入内。

宾主落座,刘备便将来意道出。

贵女轻轻颔首:“君侯深谋远虑。远离洛阳,确是上上之策。”

“天明时,我会让安氏姐妹前来相迎。与学子结伴,乘船返回临乡。美人可在临乡安居,暂避风声。待……”‘天下有变’还未出口,刘备不禁表情一黯。再开口已有些意兴阑珊:“美人且放宽心。我母亲还有发妻,必将善待。待此事终了,美人去留自由,悉听尊便。刘备绝不阻拦。”

“君侯忠义两全,爱恨分明。贱妾岂能不知?一切皆凭君侯做主便是。”贵女盈盈下拜。

刘备亦肃容回礼。

出精舍。刘备又心生迷雾。

贵女答应的如此爽快。显然在洛阳已心无所系。若城内真有什么人,等着为她赎身。或心中还牵挂着某人,必不会身无所恋。走的如此干脆利落。

难道说,那一整座梁冀金山,不是为她准备?

她究竟是谁?

呼——

深吸一口气,刘备又穿覆道,返回后院。见两位义弟与徐晃等人正厉兵秣马,准备出征事宜。便没有打扰,自回中庭。入密室,向诸母、女道细说安排。

诸母和女道自从见过太后,心愿已了。再留洛阳,整日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早就想返回临乡。

听刘备一说,这便齐齐松了口气。

只等明日登船,返回临乡不提。

刘备先送黄门令左丰返回。车上又叮嘱他说,自己不日便将西去。若王美人诞下麟儿,让他务必到府中,寻主簿贾诩领一份厚礼献与陛下。

左丰这便牢记不提。

刘备马不停蹄,又连夜出城,返回府邸。

晚宴已罢。众好友皆归金水汤馆安睡。好在两位主簿皆未安寝。这便唤上三楼书房密谈。

两位主簿智多近妖。亦不曾料到,何进宴请竟会有此一出。

李儒更是愤愤出声:“让主公深陷危局,儒之过也。若还有下次,儒提头来见!”

刘备笑着摆手:“此事与主簿何干。乃备一时大意。若再遇此事,何须主簿提醒,备亦自知也。”主要是三后出游时,皇后典当蛤玉之事,刘备并未说与两位主簿。若说过,两位主簿必有警觉。

话说。刘备自幼为人主,身边女子皆如母亲、发妻、小姐姐此类。何后这种,确实没见过。

事不过三,以后绝不会了。

贾诩摇头叹息:“皇后如此行事,诩亦始料未及。”

刘备轻轻点头:“生死存亡,一线之间,有些人行事确实难以琢磨。”

李儒忽道:“主公此去西域,洛阳府中亦不可不防。”

刘备亦心忧此事:“文优所言极是。文和孤身在此,需时刻提防。禁中、府中、市中,我已妥当安排。若时局有变,这便返回临乡,与家人团聚。至于小市内的那些财货,大可不必顾忌。皆是身外物,丢了也不甚可惜。”

贾诩笑着行礼:“诩必不负主公所托。”

李儒又道:“事不宜迟,明日便启程。”

贾诩亦赞同:“这几日,陛下心思皆在王美人产子,无暇他顾。将临乡‘学子’,尽数运回。正当适宜。”

刘备顿时醒悟:“善。”

何止是临乡学子。女道、诸母、‘贵女’,皆悉数运回。从此洛阳再无后顾之忧。

此去西域,人员已定。

便是随刘备赴京的徐荣、程普、史涣一行。七位小姐姐,和安氏姐妹亦要同行。家中只留御赐采女、一众门客、随船来的新一队绣衣吏,及主簿贾诩。

可谓倾巢而出。

新一队绣衣吏,此来乃为守护主簿贾诩。

在港口时,刘备便觉什长十分眼熟。

明日即将启程,于是便让史涣将什长唤来书房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