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恩师仍踌躇。这便跺脚急言:“连娶七女,便要连送七份贺礼。我等俸禄微薄,如何能送的起!”
恩师这便醒悟:“七人同娶正当适宜。”
本来只是刘备家事。也未曾刻意宣扬。岂料被黄门令左丰随口告知了陛下。很快连两位太后,何后亦知晓。这便赐下许多贺礼。陛下又亲下赐婚口谕。赐七位小姐姐如夫人名号。
称:嫣夫人、绾夫人、缃夫人、碧夫人、黛夫人、霜夫人、黎夫人。
与刘备发妻公孙氏的区别就在于此。公孙妍称:夫人。言简意赅。也可称:主母。
刘备在洛阳娶亲。临乡亦要大肆操办。
征求刘备的同意,分成两地,同时操办。楼桑十里长席,还有临乡宫宴。十里长席宴请的多是乡亲父老。临乡宫宴,宴请的自然是家臣官吏还有远来道贺的几家姻亲。
七位小姐姐出嫁前三日,便要移居鸿胪寺国宾馆。迎亲当日,车驾绕城郭一圈,再迎入府中。
迎亲这天,刘备两位义弟,三位挚友,还有众多门客,自要一路同行。就连在太学旁听的学坛士子,亦全员出席。胡姬酒肆,金水汤池。甚至市内环形商街,皆将摆满流水长席。
毕竟只娶如夫人。陛下不便莅临。不然厚此薄彼。百官自当亲临。还有最近颇多走动的宗室诸刘。击鞠赛后,刘备在年轻一辈宗室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都是五陵少年,还有什么能比一场击鞠赛更能拉近彼此距离。不行,便两场。
婚期将近。七位小姐姐整日足不出户。听说正加紧缝制结婚礼服。只是为何索取了许多的七彩丝线与素纱?
主簿贾诩和主簿李儒,虽智者千虑,却对如何操持一场婚礼,完全没有经验。好在酒肆胡姬纷纷过来帮衬。才堪堪应付过去。
一直独居在马市客舍的甯姐姐也送来贺礼。一件亲手缝制的结婚礼服。迎亲当日,便身穿甯姐姐亲手缝制的华服,前往国宾馆迎娶七位夫人。
甯姐姐说,她从未有走出过少时刘备家的老宅。
刘备亦轻轻点头。言道,自己依然是哪个吃着半块糖饼,与母亲并肩看雨的小小少年。
一路走来。不过是想拼了命的守护一些必须守护的人。而已。
首章,有条件订一下。多谢。
----------------------------
《后汉书·梁冀传》:“(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孙寿貌美而性妒。常与梁冀争风吃醋。且又争强好胜,不甘居人下。
冀乃大起第舍,而寿亦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飞梁石蹬,陵跨水道。金玉珠玑,异方珍怪,充积臧室。远致汗血名马……
梁冀有的,孙寿也要有。
于是。梁冀宠幸嬖奴秦宫,孙寿也屏退左右与他私会。大将军和友通期私生一子,孙寿竟也与秦宫诞下一女。在私通方面,亦不逞多让。
有道是爹丑丑一个,娘丑丑一窝。
梁冀丑陋无比,而孙寿却色美而妖。无论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皆引领大汉一时风尚。传说。甚是洛阳妇人皆以临摹她病态美感为荣。乃至于有位妇人的良医丈夫见状,吓得急问妻子是否生疾。却被妻子好一顿数落。此乃风尚夫君懂不懂?
也难怪秦太仓会任人摆布。宦官们不仅手握梁伯玉的生死,也握着秦宫与孙寿的唯一血脉。想必,黛儿姐一直被养在别处。直到七婢养成,打包贩卖时,才被曹节等人暗中掉包。用黛儿姐替换掉了七色婢中的安姓胡女。而秦宫多半全然不知。
想必整个过程便是如此这般。
至于曹节为何将原准备送入宫中的安姓胡女,临时用黛儿姐替换。刘备不得而知。然而十年相处,黛儿姐早已成为刘备身边不可少,亦是七姐妹中不可缺之人。
至于那位安姓胡女的命运如何,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却不知,那位安姓女子是否与安世高有关?
思绪一闪而过。
所谓好事多磨。一亿钱与其说是买下那位‘贵女’以及她随身所裹挟的巨大秘密。不如说,是买下了刘备与小姐姐们的未来,以及他内心深处最后一丝执念。
花钱消灾。不过是两套机关驴车而已。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