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摒除破绽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540 字 10个月前

那么问题来了。大将军窦武为何要定制七名绝色胡女?

《后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服、胡帐、胡牀(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当今陛下喜欢各种异域番邦事物。于是大将军窦武投其所好,定制了七色婢。准备待长成后赠与陛下。岂料人算不如天算。不等七位小姐姐落落初成,大将军便殒命。于是误打误撞,七位小姐姐被送到楼桑,刘备家中。

七位小姐姐的年纪,皆比刘备大。刘备延熹四年(161年)出生,而当今陛下是永寿三年(157年)出生。大刘备四岁。正好与七位小姐姐年龄匹配(竟有人说本书没有伏笔?我勒个去,作者菌号称‘坑链’好吗……什么叫‘坑链’?且看此处伏笔前前后后埋了多少章……)!

难怪七位小姐姐皆绝色。

原是大将军为陛下培育的啊……

有人会问,为何建宁元年,大将军兵败枭首。到建宁四年,才将七位小姐姐出手?

很简单啊。到建宁四年,七位小姐姐才初长成啊!

等等!

正因投陛下所好,“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辽东田韶不过是一名豪商,如何能与‘京都贵戚’相争?

刘备又问:“何人所购?”

老者缓缓提笔:“老朽不知。”

不知?

刘备又问:“可是辽东豪商?”

老者摇头,又书:“不知也。”

线索断了。

见两人停笔,一直远远立在旁侧的曹节等人,这便趋步上前。

赶在宦官抵达前,刘备写出最后一问:“此竹筒,可有复稿?”

“只此一份。”老者最后答道。

刘备终于长出一口气。七位小姐姐的出身破绽,彻底摒除。

不枉此行!

“君侯,时候不早了……”待曹节伸头看时,沙盘已被抹平。

刘备这便起身,向老者肃容行大礼。

老者坦然受之。

天梯直落地下。

由曹节等人引路,辗转抵达了一处地下甬道前。入口设有暗门。搬动机关,暗门缓缓升起。后面是一条不知年月的下水道。门后还泊有扁舟。四人上船,段珪划桨,沿下水渠道,一路前行。

黑暗中少有光亮。四人皆静默无声。只有船桨间隔不断的划水声。

刘备这便问道:“此暗渠是何人所建?”

曹节答道:“年代久远,已不可知也。或有洛阳城时,便有此渠。”

刘备懂了。先有此暗渠,后人又借此渠,修建往来内城的密道。

又行一段,扁舟开始减速入港。借助穹顶洒落的天光,依稀可见一排排,排列整齐,做工考究的扁舟。正静静的停泊在港口。刘备这便醒悟:“想必当年那些勋贵,正是从此处舟行城内,再乘天梯抵太仓折桂。”

“然也。”曹节欣然点头。一夜风流后,刘备便是自己人。无需再刻意隐瞒。

众人弃舟登岸。沿港口长堤再行一段。通往上层甬道出口的石阶,随之出现在面前。

和先前登舟时的下行石阶一样,这条上行石阶,亦年代久远。拾阶而上。掖庭令毕岚搬动机关,一道和入口类似的暗门徐徐升起。入目是一间装修考究的内室。满满汉式风情。

换句话说,有人在密道出口处,建了一栋馆舍。将整个密道遮罩起来。

待暗门徐徐落下。果然组成了一面与四周天衣无缝的墙壁。

“君侯且随我来。”曹节引路。出密室,又见长廊。廊道一面,排列监牢。牢门紧锁,不知何用。穿过廊道,又是一条向上的石阶。登上这条石阶,才真正抵达地面。

也即是说。监牢和密室,皆设在地下。通往内城的暗渠,在更深的地下。

正值春光明媚,院中鸟语花香。

堂前正端坐一人。面朝庭院,悠然自得。

几个小黄门围坐左右,正为其端茶续水,扇风捶背。

见刘备来看,曹节笑着伸手。示意他自行上前。

刘备这便整理衣冠,向堂前走去。

听到脚步声,小黄门急忙避让。不等站定,便有人为刘备摆上坐席。

刘备长揖行礼,自行落座。

眼角的余光瞥见刘备袍袖,主人这才回身。

果然风仙道骨,世外高人。虽年迈,然五官仍极为俊秀,异于常人。刘备心中一动:“可是秦太仓?”

老者微微一愣,这便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嘴唇。

听不见也说不得?

须臾,便有小黄门合力搬来一座方方正正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