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动声色,接着介绍:“此学子,名叫胡辅。自幼随父远赴楼桑,寒暑易节,数岁苦读,已是学坛翘楚。”
虽拼命忍耐,可窦太后还是数度哽咽,难以自已。目光在胡辅周身,往来游弋。舔犊深情,溢于言表。如何能禁?
急切间,便有一群学子走出量衣间。见状急趋步上前,自跪在三人身后:“叩见太后。”
万幸有后来学子遮掩。刘备轻轻开口:“太后?”
窦太后终有回应:“临乡侯。外战强敌,内安流民。又广开校舍,教化万民,功在社稷。朕,朕心甚慰。”说着,便从众学子身侧,迈步走过。
“都起来吧。”刘备暗自松了口气。
“谢太后。”众学子纷纷起身,恭送太后远去。
刘晔、周瑜难掩兴奋。却见胡辅竟泪流满面。这便出言安慰。待刘备走远。也有相熟学子,拿胡辅各种打趣不提。所谓童言无忌。都是半大学子,少年才俊。国家明日之栋梁。巧遇太后,稍有失态,也是人之常情。又有谁会往心里去?
窦太后步履极快。待刘备越过众学子,太后已登楼梯。生怕露出马脚的刘备,急忙跟进。却在楼梯转角,看到了一动不动宛如雕塑的太后。
亲随内官正欲上前,却被刘备挡下。
见临乡侯目光不善,内官哆嗦退下,不敢多言。太后虽被软禁。然而名义上,却是煌煌天汉如假包换的太后。平日阴奉阳违,暗中使坏也就罢了。在临乡侯当面,又岂敢有半点僭越!
想那五官中郎将乃是董太后至亲,不过是冒犯了临乡侯一名侍女,便被怒剑削发。如今混在人群,畏惧如虎,不敢稍近!
虎威如此。自己又有几个脑袋,能够临乡侯去砍!
“太后。”刘备站在阶下,长揖相问。
“君侯。”窦太后柔柔出口。
“时辰已不早,怕是误了午宴。不然,楼上不去也罢。”
“好。”窦太后这便转身下楼。
见刘备陪窦太后出商肆。董太后这便笑道:“临乡侯?朕累了,且去府中歇歇脚。”
“臣,遵旨。”环形街市的好处,显而易见。
逛了一圈,两位太后,何皇后,及一干人等,纷纷上车。出市门,往辅汉将军府。
中门大开,前堂已备好酒宴。
因是家宴,故而宴请的皆是外戚宗亲。
上首并列两桌。乃两位太后席位。
左右各设首席。左侧乃何后席位,右席空置留陛下。
而后宗亲、外戚,依次排列。
右席为宗亲。左席为外戚。
刘备居右侧次席。五官中郎将董重居左侧次席。何大匠再次。余众依次落座。至于内臣宫女,是绝无法就坐的。各自立在主人身侧,殷勤服侍便是。
雅乐升平,酒肆胡姬亦起胡旋舞助兴。
董太后颇有酒量。抬眼扫过,见众人皆乐,独五官中郎将闷闷不乐。这便心中有数。
举杯俯问:“君侯?”
“臣在。”刘备稳稳举杯。
“五官中郎将?”董太后又看向对面。
“臣在,臣在。”董重急忙举杯。
“来,且陪朕与临乡侯共饮此杯。”
“臣,遵命。”董重先敬太后,又敬对面刘备。
见刘备亦隔案相敬,董重顿时笑开了花。提心吊胆数月,今日终得疏解。
借饮酒,董太后自袖后窥视。见刘备面色如常,这才心安。又见董重眉开眼笑,举止失仪,不禁心生恼怒。
阿阁击鞠时,陛下曾言道,‘天帝将这万里山河,归于我家。又岂能无凭无故,毫无缘由?’
现在想来,确实如此啊。看看天家麒麟,再看自家血亲。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见窦太后起身更衣,董太后正欲眼神示意,不料刘备已起身相敬。
连饮三杯。窦太后已不见人影。
饶是酒量过人,董太后亦醺醺然。眼神迷离,心绪渐乱。自顾都已不暇,又岂能惦记窦太后如何如何。
中庭二楼寝室。绾儿姐引窦太后入内。尾随而来的内官,却被七姐妹横眉冷眼,拒在门外。心中不禁又想起五官中郎将故事。哪敢争辩。这便自跪廊下,耐心守候不提。
密室门缓缓开启。
母女见面,窦太后如何还能忍耐,不禁泪洒当场。
母女相拥,嚎啕恸哭。
女道洒泪起身,闭合暗门。
终绝了这人间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