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东西合璧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475 字 10个月前

刘备示意贾诩轻轻叩响了房门。

“请进。”字正腔圆的京畿官话。

史涣上前替刘备推开房门。飞快扫过,又无声退下。

厢房四壁空空,别无它物。只居中置一卧榻,前设矮几。

白眉垂肩,鹰目勾鼻的麻服老僧,正打坐榻上。

刘备脱鞋入内,肃然行礼:“刘备拜见高僧。”

“檀那(陀那钵底,施主)不必多礼。”老僧回以佛礼。

刘备这便与贾诩走到近前,隔几落座。

老僧慈悲的目光,皆落在刘备身上。未曾看侧坐一旁的贾诩半眼。

“见到檀那,老僧方参透因果。”高僧先开口:“心愿已了,此去再无牵挂烦扰。”

刘备一愣:“我与高僧素未谋面,何来因果?”

不会见到我,你就要圆寂了吧!

“你替她来,便是因果。”高僧一声叹:“老僧只怕穷尽毕生修为,亦消不掉檀那一身执念。”

“我之执念,无需高僧费心。”刘备微微一笑。

“切记。世间因果,皆在我。”高僧用梵文吟唱一句佛语后,再无声息。

许久。贾诩探手一试,已无气息。

“这就圆寂了?”惊诧之余,刘备徒生出一丝无法冲破的愠怒。

怎么个意思?

“哦?”刘备这便问道;“文和亦知安息太子?”

贾诩这便说道:“诩也只是道听途说。传闻,洛阳白马寺在先帝年间来了位西域藩僧。出家前,乃是已继承王位的王子。为能来中原传教,便把王位让给叔父,出家为僧,辗转抵达洛阳白马寺,潜心译经。十年前离开洛阳,云游四海。不知所踪。听闻是去了江南。”

安清,字世高。原安息国太子,故以安为姓。乃是将阿毗昙学和禅法,传入中原的第一人。据说已继承安息王位,但为了能到大汉传教,将王位让与叔父后出家为憎,皈依佛门。于桓帝建和元年抵达洛阳。后定居白马寺,不久即通晓汉语。到建宁三年(170年),二十余年间,据后世《众经目录》记载,安世高共译《修行道地经》等佛经三十五种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精小乘经典,重在上座部惮法。

此后又游历了江南的豫章、浔阳、会稽等地。后不知所终。

刘备一想不对:“十年前既已出游。阁下何故说,‘令兄隐居白马寺中,潜心译经,多年未见’?”

“我以为,云游不过是他闭门不见我的说辞。”女店家叹了口气:“直到月前家兄返回白马寺。三天前遣人送来信物,约去相见。我亦将信将疑。”

“原来如此。”无论有没有云游四海,终归人已在白马寺中。刘备又问道:“令兄既已归来,为何还要卖这酒肆?”

“三十四载,寒暑易节。家兄都不愿见我。如今…如今……”女店家微微停顿,便又道:“如今我已不知如何相见。故而,想将这家酒肆卖出,随商队返回安息。从此万里相隔,不见也罢。”

“……”这是兄妹版的‘近乡情怯’?

比起刘备,算是过来人的贾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阁下想人代劳?”

“正是。”女店家轻轻颔首:“既有缘,君侯可否代妾身走一趟?”

“有何不可?”刘备笑道。

女店家先是直视刘备双眼。片刻后又轻轻垂下眼帘。从身后取出一块略显发黄的弯曲骨片,置在案上。

看弯曲的弧度,很像是象牙的残片。让刘备惊讶的是,残片上的浮雕,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中的几位。

安息和古希腊有何渊源?

再细看,题材虽源自希腊,雕刻技艺却混入了明显的汉风。西方的神话,东方的技艺。果然是丝绸之路上东西合璧的产物。

捡起骨片时,刘备又问:“阁下可有话要我转达?”

“无话可说,亦无需说。”女店家缓缓摇头。面上表情古井无波。

这对兄妹倒是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