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老王便是新王。
如今大单于权杖在手,鲜卑各部自当以刘备马首是瞻。“部众莫敢违犯”,“违大单于言死”。
若有异心,天诛地灭,不得好死。当然,若真生不臣之心,也可当面向刘备挑战。
一般人或有机会。
然与尽得剑绝真传的少君侯比试一二。大单于独子和连,便是鲜活的案例。刘备剑术,冠绝天下不敢说。当世一流,板上钉钉。
车楼的好处,远超刘备的预计。
将原本就松散的部落,彻底打散。以家庭为单位,一户一楼,列轨而行。因要进出赛马场,故而前后顺序经常打乱。互相之间的隶属关系,也因车楼的原因,被最大程度的稀释。再加上临乡来自汉庭的闾里、街衢、坊邑的行政划分,以及汉胡杂居的大融合,西林胡人正迅速洗去部落烙印。向以血缘为纽带的编户齐民家庭过渡。
无论生活如何变。尚武精神不可变。
演武场、赛马场,还有一视同仁的军功爵、武功爵,便是明证。
所谓千金买马骨。鲜卑看似流窜在关外,居无定所。然而往来胡商,南归胡人,常有消息传往草原。东部鲜卑素利部的示范效应,很快遍传草原。
东部鲜卑中的弥加、阙机等部,纷纷遣使南下。欲效仿素利,率部南归,投靠刘备。
如此大张旗鼓的收拢胡人。有一不可有二。有二不可过三。
一来二去三回,必被人惦记。
刘备与麾下一众文武商议。临乡令娄圭微微一笑:“主公何不表为藩王?”
“表为藩王?”刘备一愣。再细细一想,这便醒悟。
崔钧随即想通:“此计大善!”
耿雍亦醒悟,不禁抚掌叹道:“子伯之计,吾不及也!”
刘备欣然点头。这就是谋士的重要性啊……
“素利者,塞外鲜卑人也。幼善骑射,称雄于外。鲜卑众故拥之为王。”
檀石槐全家伏诛。鲜卑遂崩溃逃窜。
素利等人收拢残兵,辗转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苟延残喘,艰难为继。
草原传言,鲜卑故大单于檀石槐将赤鹿头杖交由大阏氏转赠给临乡侯刘备。后临乡鲜卑婢风靡。许多被乌桓所抄掠的鲜卑人家,因而得以保全。再加上越来越多的鲜卑部民南下归附。如今落户西林邑中,养马为生,赛马为乐,生活颇为安逸。
消息传到草原,眼看要有灭族之危,素利这便举族来投。
见一辆华贵异常的汉式马车,缓缓驶来。马背上的素利,不由用力攥紧缰绳。
“大哥。”身旁一个鲜卑壮汉,粗声问道。
“成律归,勿动!即便临乡侯要杀我,只要他愿意接纳种辈。我虽死无憾。”素利低声说道。
“大哥若死,我陪你便是!”鲜卑壮汉猛然松脱刀柄。
典韦、史涣,皆是豪雄。胯下战马亦是一等一的良驹。左右绣衣吏各个鲜衣怒马,盛气凌人。那股扑面而来的萧杀之气,便是称雄塞外的胡人亦后颈生寒。
马车在三丈外止步。
车幕缓缓开启,一身汉服的副伏罗氏,以胡语相唤。
素利等人抚胸行礼。口呼:大阏氏。
副伏罗氏让素利上前来。
素利不疑有他。翻身下马,与胞弟成律归并肩走到车前。
帐幕再启。只见临乡侯刘备正肃容端坐于车内。
虽未披甲,气势却和尸堆上的少年英主,一般无二。
素利和成律归单膝跪地,口呼:少君侯。
刘备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