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后,仍有如此规模,可想而知,时下掘鲤淀又是何等的壮阔。
水患频发。掘鲤淀百里水域,甚至有“居民溺死大半。”的记载。
难怪我家陛下如此大方。
水患猛于虎。听两位家丞转述地方官吏道不尽的苦水,刘备心中反凭生出一丝解脱。
这才像是我家陛下干的事啊。
先前封了个一片白泽,别无寸土的临乡。如今又把水患猛于虎的容城、益昌,两块烂泥地划归治下。如此行事,一脉相承。
刘备终于放心了。
让两地百姓举家迁往临乡,不是好主意。容城、益昌,亦需人手。尤其是容城附近,古城林立。有葛城、浑埿城、三台城,三座战国古城。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为界,南葛城属赵、北浑埿城归燕,故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
战国时的战略要冲,时下不过是范阳、安次两县下辖乡土而已。官吏品秩甚低,皆是斗食小吏。
与州郡交割完毕。刘备便遣心腹前往容城、益昌二地,张榜安民。又许以高官厚禄,令各级官吏,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待临乡督造完毕,再处理容城、益昌诸事。
应该不会比督亢圩田难。
且容城、益昌,城池皆在。横竖三里,虽年久却时有修缮。还算完好。从临乡废城能屹立不倒,便可见一斑。只要是能保存下来的古城,可称坚固。抵御一般的匪患、水灾,足够了。故而,两地民众颇多。年前上计,各有齐民数千户。合计十万余口。
不错。
土地是一方面。人口才是重中之重。
话说,人口突增,今年的献费又是好大一笔开销啊。
啥也不说了。
吃肉还是喝汤,全看本季稻作了。
送走黄门少令,临乡一百五十万亩水田,完成插秧。田间管理交由家中长者。壮丁健妇,这便复归临乡大建。
宣诏完毕。刘备奉诏起身。这便与左丰耳语:敢问少令,我家陛下因何事让我善始善终?
左丰笑答:少君侯贵人多忘。可曾记起前些日让奴婢献与陛下的琉璃香露?
刘备恍然大悟。
原来,所谓的善始善终,竟说的是进贡琉璃香露。陛下让刘备四时进贡。有始有终。
刘备如何能想到。陛下竟为三瓶琉璃香露,把自己血战白檀,斩首两万余都不可得的并土增封,轻松诏来。
不能吧。
刘备不死心的问道:只为琉璃香露?
左丰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只顾赔笑的黄门少令,却不见刘备笑容中颇多复杂神色。
披荆执锐,血战十日,不如三瓶琉璃香露。
见少君侯面色不对,耿雍急忙上前,替主公将接待事宜揽过。恭送黄门少令前往客舍。左丰却要住一住蕃邸胡舍,尝一尝游牧风情。耿雍自当满口答应,殷勤备至不提。
黄门令左丰,从来不把自个当外人,也是对了。
送走一干人等,刘备缓缓坐地。
忽闻一声轻唤,抬头正是母亲。
“我儿为何怏怏不乐?”母亲笑问。时光荏苒,母亲未变,刘备亦未变。
刘备苦笑:“百般滋味,无法言喻。”
母亲又岂能不知:“可是因‘有功不赏’,却‘无功受禄’?”
刘备点头道:“诚如母亲所言。儿子千里奔袭,血战十日。麾下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尽忠。却不如三瓶琉璃香露,来得值钱。”
母亲亦点头:“所谓‘家国天下’。‘天子无私事’。或许,对天子来说,‘私事亦是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