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后会无期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2507 字 10个月前

骑兵皆下马攻城,故而鲜卑营地马匹众多。

一千西乌铁骑,并数百高车王骑,还有一千大汉精骑,皆一人三马,保护数辆高车,东进平冈,直抵柳城。与已击溃东部鲜卑的辽西汉军,合兵一处,寻路北上。前往高车部族。

帐篷高车内。大阏氏掀起面纱,与刘备话别。

刘备虽年少,却姿容丰伟,英气果锐。站在阶下含笑抱拳,浑身皆洒脱:“后会无期。”

大阏氏跪伏行礼,随车而去。

目送车队远去,乌莲忽有些怅然若失:“心中可有遗憾?”

刘备笑着点头:“颇为遗憾。”

乌莲嘴角一撇:“既如此,何不追回?”

刘备洒脱一笑:“江湖路远,各自相安。”

刘备这便转去伤兵营。负伤兵士,自有楼桑军医悉心照料。天气日渐转冷。刘备生怕伤兵缺医少药。这便赶去查看。

刘备所辖,皆是楼桑精兵。重伤不多。倒是三路大汉精骑,三部乌桓,以及南匈奴骑兵,多有折损。尤其是南匈奴王屠特若尸逐单于,亦在伤兵营中。

此人干系重大。断不能有失。乃是楼桑良医重点监护对象。

好在战事已了。伤口处置及时,未加重复发。在伤兵营中独居一帐。出入皆有匈奴武士守卫。

少君侯大名,三军尽知。匈奴武士亦多敬佩。这便行礼放行,不曾阻拦。

新任单于,胸口缠满绷带,正倚在病榻上看书。

刘备轻轻一瞥,正是恩师所著《尚书章句》。

见是刘备,便要强行起身行礼。却被刘备上前制止。南匈奴贵族,多精通汉文汉子。屠特若尸逐单于亦不例外。

刘备又告知三将,锦囊实有两个。另外一个由平波水砦的程普,六百里加急,经傍海道,送给辽西太守赵苞。让他务必拖住东部鲜卑。废檀石槐一臂。

刘备的意思是说:锦囊有两个,三将须考虑辽西太守赵苞,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三人略显迟疑。所虑,乃是辽西太守赵苞其人,乃是中常侍赵忠从弟。与三人并无交情。分功一事若被他揭破,反倒不美。

刘备想了想道:出兵前我曾去信崔廷尉,询问赵苞为人。或可作为定计出征前,亦把他算在其中的证明。

三人大喜。这便细细谋划不提。

一直立于刘备身侧的乌莲,却心生愤懑。

待三人离去,这便说道:本该是你的功劳,凭什么要分给他人?

刘备笑答:其实整个过程,便如三人所说。若非兵分三路,直捣弹汗山。王庭又怎会东移?若非三部鲜卑主力,只顾与三路汉军纠缠。兵力不足,王庭又岂会如此轻易被我夜袭攻破?若不是三路汉军及时赶到,又怎会有今日之战果?唯一区别,不过是知道早晚。早知,晚知,对我来说,并无不同。而对三人,却大有不同。

须知,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乃求戴罪立功。护乌桓校尉夏育,匈奴中郎将臧旻,皆是世之良将,有功于社稷。此次出兵,朝堂内外,多有反对之声。若不能胜,必遭非议。轻则贬为庶民,重则身死族灭。我大汉少三员良将,却让四夷拍手称快。且,此次北伐动议,便出自护乌桓校尉夏育。若无他上表,便无今日之大胜。

再说,我若将功劳揽于一身,声名过于显盛。朝堂上下,必遭人惦记。禁中内外,便是我家皇帝陛下恐也会忌惮。往后行事只怕有诸多不便。将功劳分润给众将,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

乌莲叹了口气:你倒是看得开。

刘备反倒要劝慰她:即便如此,数次奔袭,七日血战。斩首两万余级,也是大功一件。

乌莲转而又问:何时送她回?

刘备沉思道:越快越好。

乌莲点了点头:今晚我便送她归家。

刘备又叮嘱:你且去和大阏氏商议,看她如何计较。

乌莲点头称喏。

乌莲虽对有倾国之色的大阏氏甚是提防,却也和她关系融洽。只要不牵扯到刘备,乌莲自没有为难她的必要。大阏氏聪慧如此,又岂能不知。这便谨守本分,未曾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