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科察并举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1138 字 10个月前

太学四子,随庞德公入四海仙馆,修习课业经年。各有所成。四人之中,周瑜年岁最长,且已出仕,正远征扶南。司马懿与庞统同年,论月而长。诸葛亮,年岁最轻。故本季秋闱,庞德公遣司马懿应试。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兄弟八人,与长兄司马朗,共号“司马八达”。河内司马氏,满门出仕。如同姓司马芝、司马直等。更有“三马同槽”,为世人津津乐道。论季汉名门,河内司马氏,不弱颍川荀氏。

史上,“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司马懿)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此举,不失汉臣,亦识时务也。

今,季汉三兴,神器定鼎。司马懿当不负汉臣,不损汉节。

来年再出,庞士元,后年当出,诸葛孔明。

如此,三季秋闱,皆可高居榜首,比千石出仕。十年寒窗,二千及冠。岂不妙哉。

论人才鼎盛,无出汉末之右者。

人才辈出,必与因材施教,息息相关。朝野无人,世无名臣。必因学术没落。同理可证,名臣与风化,息息相关:“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

窥名臣,可见一斑。

不出所料。复试前十,杨修、司马懿,赫然在列。余下诸人,皆有才名。亦如先前,张榜于九龙门下。

择日入宫,灵辉殿试。

毕竟秋闱首开。除科考举士,另有察举取士。郡县可举孝廉,光禄大夫可举四行。

且及选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惇朴、有道、明经、宽博、武猛、治剧,侧重各有不同。正如皇上选贤用能,需德才兼备。众学业稍逊,然德行出众,必不至明珠蒙尘。

绝非,一考定终身。

毋论,家国同构,郡国并行。亦或是皇上所兴,显学合流,科察并举。炎汉双轨制,日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