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宵小辟易

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1147 字 10个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北崤道”西接“潼关道”。

潼关道,由长安城东出宣平门。过灞水、新丰城,东渡阴盘水、戏水至阴盘驿,过零水,经渭南、华阴至潼关,继而东经崤坂,至洛阳。秦时称“东方大道”。乃秦驰道之一。

以潼关为界。西称潼关道,东称“崤函道”。崤函道又分,北崤、南崤二道。一路畅通无阻。

除陆路之外,亦有大河漕运水道。

黄河出潼关,东流二百七十里,至“三门峡”。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湍流险急。《水经注》云:“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自砥柱以下,五户(滩)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三门漕运”,最迟始于秦。时关中粮秣,无法自给。遂开漕运?调关东并江南租粮?西给京师。前汉时?已成繁忙水道:“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时“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乃至“水行满河”。

历代工师?前赴后继?疏通航道?开凿栈道。待蓟国机关术大成。大国工匠?于悬崖峭壁?借前人遗迹?造栈阁悬楼,排设牵引钢索。人力纤夫,遂为牛马机关器,取而代之。更助水运之便。

今汉定都洛阳。西京繁华稍逊前朝。二京间,漕运始衰。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随蓟王再通西域。西域胡商?穿梭二京。水路往返?遂成常态。只因船运便利?远超车马。且僦费低廉。更加陇右圩田大成。陇上小麦广输长安,无需调运关东租粮。三门漕运,多为商贾之便。

蓟王兵车西进?亦是不与民争道。

关东群雄并起,战乱在即。关中乃至关西,却路不拾遗。皆假蓟王虎威。万乘并发,宵小辟易。

天空之城,如期而至。

京兆尹,酒雄刘陶,镇守西京多年。三辅大地,兵多粮广,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