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远游

扮仙记 程嘉喜 2220 字 11个月前

苦主气的大声喊叫:‘谁家判案怀疑就收押的,燕城律法可真是让人长见识。’

大人直接就把官袍脱了:“我燕城广开言论,向来以人为本,本官虽然不认为怀疑你有什么错,可城主府的律令也不容轻忽,本官若是冤枉了你,愿以脱下官身为百姓,为你赔罪。”

什么叫做官民一心呀。笑话人家古稀老丈都知道怎么舍能得,他作为燕城官员岂能落后。这态度,这气势要是比不上古稀老丈,他自己就臊死了。

就这么热热闹闹的一闹腾,第二天就被说书先生搬上了茶楼,上至官员,下至贩夫走卒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城主府里面百姓人人警觉,就是田间地头来个言论偏激的狂生什么的都要被百姓各种盘问,那气势吓得那些自来靠言论扬名的书生们都消停了。

自古以来,除了文字狱还没能让书生们这般避其锋芒。

这段时间燕城主可真是精神抖索,走路都带风,这一两年来,他们燕城为了繁荣,有网罗天下名仕的好名声,为了让那些书生名仕都来燕城,燕城主在这群名仕书生跟前没少吃瘪,

虽然心宽,不是在意,积累多了到底还是有些不痛快的,如今听闻他燕城百姓,竟然能让那群嘴里喷刀剑的书生们都闭嘴了,

燕城主能不高兴吗,很是觉得有脸面,省的那群文人眼里无人。

对于民心这东西燕城主又一次认识到了力量的恐怖,能让文人的嘴巴都不敢开口的,也就只有这个了。多强大的力量。那可是文人的嘴巴呀,都能给堵上。

燕城主终于对儿子同儿媳妇稍微顺眼点,也就是运气真的不错了,瞎折腾都能折腾成这样。

燕少城主都不知道他爹本来看他很不顺眼,怎么突然这几天就突然又态度软和下来的,至于说官府里闹剧一样的小案子,对燕少城主来说那就是个小插曲。

燕城这么大,各方的探子还能少了不成。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关不过来的。

这种态势下,索性就让他们同自家百姓去捉迷藏好了,多有趣呀,田间地头做农活的时候,还有点娱乐项目呢。

燕城主高兴之余,还要接着给齐氏去书信,阐述他燕城的一切繁荣背后,都是他燕氏神父子为了安置流民,安抚境内百姓,而强撑出来的场面,他燕氏父子为京都撑的辛苦,外面留言如何,还请王上明鉴,且贡米真的是捉襟见肘,不足以为继。

这折子同京都的折子差不多,燕城主这边折子送到京都,京都的回应,准许燕城贡米减去三成的折子也到了燕城。

燕城主心说还是再等等在,新折子还没到王上手里呢,没准还能在减去些。

燕城主同京都来回递折子扯皮的时候,京城赐给小世子的三个关卡流民又强行安置了三成,流民开垦土地直到落雪,官府丈量出来的开垦土地数量是收秋之后的三倍。

可见流民对开垦土地的热情有多积极。

燕城各地开垦出来的土地虽然没有小世子的封地多,可也有足足一倍有余。

燕少城主让官府发出布告,荒地的开垦要集中治理,要按照官府划出来的地界开垦。

燕城百姓把少城主奉若神明,他的话,不问原有,自觉尊崇。

一直到年节的时候,送往京都的贡米才定下来,只要往年的五成,这已经不能再少了,燕城主不差这点粮食,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随着京都的贡米运送到京都,燕少城主从庄子上,运出数十车的米粮,送到几个衙门口,让衙役按照说好的以一赔二给燕城百姓发放回去。

好吗,这一年里面,少城主府又是送谷种,又是送大米的,上缴那点粮食根本就不算回事了。

燕城百姓跟狂欢一样。新安置下来的商户,学子,侍卫,还有流民更是惊奇,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可真是想都想不到的呢,难怪燕城百姓看谁都跟防贼是的,谁要是摊上这样的好地方,谁舍得让人破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