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觉得可能性很大,“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那时候根本没有结婚登记一说,只要觉得合得来就会住在一起过日子,孩子也不用上户口,所以我想之所以在结婚登记处没有查到李井泉曾经有过婚史,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要查起来可就麻烦了。”曾博士心想,如果当年李井泉离开的时候孩子还小没有记忆,孩子的妈妈担心孩子以后会问起亲生父亲的事情不好说,很有可能会隐瞒他的身世,想到李井泉口中的表妹一年之后便没有再去过他家,有两种可能,一种真的像李井泉说的病逝了,不过可能性比较小,如果真的病逝的话,李井泉不会这么多年放任自己的亲生孩子不管不顾,再一个可能就是她嫁给了别人,各自互不打扰的生活。
伏蓉说道:“因为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我想四十岁之前的人应该不会知道,但是六十岁左右的人应该会知道。”
“现在六十岁左右的人现在都在渝都,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这调查起来倒是范围缩小了不少。”小张高兴地说道。
“不要高兴的太早,当年他们没有说出来的真相,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很有可能也不会再说出来。”曾博士觉得并不是很乐观。
这时小张的手机传来邮件,“资料传过来,1975年到1977年出生的孩子有三十五个。”
曾博士想起来一件事情,“李井泉介绍渝都去的女人的时候说是他的远房表妹,也就是说那个女人比李井泉小,也就是小于19岁,小于19岁的话可能还没有结婚,也就是说她如果和李井泉有孩子的话,很有可能是第一个孩子,我们要在这三十五个孩子中,找出是长子或者长女就可以。”
小张看了看说道:“要说是第一个孩子的话,有7个。”
“为什么是长子或者长女,如果真的像李井泉说的,他那个表妹去世了,孩子很有可能会过继给别人啊,要是那样的话,很有可能就不会是第一个孩子。”伏蓉说道。
曾博士倒是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如果孩子母亲真的因为这个原因把孩子过继给别人的话,李井泉这么多年应该会寻找,即便他不寻找的话,孩子过继的话也会过继给有孩子的人,没孩子的人她一定会认为没有照顾过孩子的人,不能够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过继给有孩子的人,那么原本家里的孩子就会知道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父母亲生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有意或者无意的说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再把被领养的孩子筛选出来,着重调查这两类就可以。”
小张翻了翻资料说道:“这里没有被领养的孩子。”
“是不是没有备案?”伏蓉问道。
“有这种可能。”小张说道。
“那看来这三十五个人我们要一个一个去调查了。”曾博士分析了半天,发现自己的分析不过关,看来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了。
看到曾博士垂头丧气的样子,伏蓉安慰道:“只有三十五个人而已,我们一个一个去拜访就可以。”
小张觉得想要见到这三十五个人还是有些难度,“因为渝都没有耕地,现在又是旅游淡季,像四十岁左右的人大多数都不在家,而是外出打工,我们资料上的这三十五个人,很有可能我们不能完全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