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知道洗脸呢,拖到现在才起床,待会儿和姐姐顺便洗了就是。”罗青玉自个背了个大背娄,拿了一把镰刀。看了一眼楼上,木杰还在睡觉,便将木门虚掩起来,准备到邻屋婆婆家去打个招呼,让老人家照看一下。
走之前,母亲罗青玉再嘱咐,“早点回来,迟了没赶上早饭就不要怪我没有提醒。”
木绵、木梅刚要走远,她又想起一件事,对两个丫头说道,“另外,你们两个回来得早就推一下磨,将玉米碾成粉。”
这是木家湾及周围村庄的特色,清晨起来的第一段时间都在地里干活,等到太阳升起来或者第一趟回家时再做早饭。罗青玉只是嘴上说说,平日里谁家都是男人在地里干活,女人回家做好了饭就跑到山头上扯着嗓子喊,‘某某某,回来吃饭喽!’。她为了让女儿早点割了猪草回来帮忙推磨,故意如此说的。而实际上她每天这样说了之后,都要去喊一遍。
而那撵玉米的石磨是木业田祖上留下来的,选的是上好的石材,经久耐磨。木家湾几乎家家都保有这玩意儿,遇到稻谷稀少的时候,磨点玉米什么的还能做点羹吃。
但罗青玉让两个女儿磨玉米可不是用来熬羹吃的。今年年成好,粮食丰收,虽然前几头肥猪被人牵走了,木业田、罗青玉夫妇却不能让猪圈空着,就又养了几头小猪崽。那碾碎的玉米粉子就是专门用来和着猪草喂猪用的。
奈何那石磨耐用是耐用,又大又实在,邻里人为了将玉米、小麦碾得更细,都喜欢来木业田家磨。可是两个丫头不喜欢啊!这大石磨可是要了命的沉重,每次都差点让她两推得哭,累得够呛。
所以小丫头木梅宁愿在野外多待一会儿,也不想早点回家推磨。可是姐姐木绵比较踏实,也怕母亲发脾气和唠叨,总是会催着妹妹快点割完回家。
小丫头每次都不服气,说是爸爸妈妈一点都不公平,背篓跟姐姐的一样大,而自己人小这么多,当然没有姐姐快。
而木绵总会告诉她,“那你去找爸爸吧,让他编背篓的时候给你编小一点,哥哥的还跟我们一样大呢!”。
“嗯,好,下次我就跟爸爸说!”小丫头把姐姐的话当了真,每次都记在了心头,可一到回家吃饭又忘了。
其实即使小丫头对父亲说了也未见得有用。木业田自己家的院子周围有几亩地的竹林,他年轻的时候跟老艺人学会了竹编,编箩筐、簸箕、背篓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几个孩子的背篓自然也是他编的。但是为了节约材料和时间,他都会将背篓编得稍微大一点,这样孩子长了几岁也还能使用。
只是在背的时候,夫妻两会根据重量来给孩子们判断装多装少。
割猪草不一样,不压实的情况下,木梅背满一背篓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只是这丫头比较灵巧,懒倒是没偷到什么,嘴上却喜欢闹闹个没完,邻里都说长大了肯定像罗青玉没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