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擦干泪水就开始大骂院子里的粗使丫鬟不省心……红樱说了乌头要煎煮四个时辰,丫鬟却只煎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说药熬好了,这不是害人吗!
崔凌霜瞥了红樱一眼,这人正拿帕子抹泪,悲痛与愤慨完美的呈现在眼底,哪有一丝冤枉别人的内疚。
她不禁暗暗提醒自己,像红樱这种天生会演戏的,留在身边肯定有用,最不济也能跟她学习一下如何表演。
顾氏骂完丫鬟,转头说起了正事儿,“霜霜啊,原本打算秋日祭之后进京……出了王嬷嬷这档子事儿,我觉得不如现在进京,顺便将嬷嬷的尸身交给她儿子……”
崔凌霜扭头对白芷说,“差人去扯几尺白布,等着用。”
顾氏问:“扯白布干嘛?”
“给王嬷嬷戴孝啊!”
“你这傻丫头,哪有主子给奴才戴孝的!”
崔凌霜真为顾氏着急,这人没听出自己在说反话吗?
“母亲,女儿也没听过主子要将奴才尸身还给家属。”
顾氏一愣,“我就想着反正要上京,嬷嬷与其子多年未见……”崔凌霜打断她道:“母亲,女儿不想上京。”
“为什么?”
“女儿觉得京城虽好,却不是自己家。女儿姓崔,不论出嫁前后,崔家都是女儿最大的靠山,最好的依仗。”
顾氏对这说法十分不屑,“崔家的荣耀都在三房,和长房一点儿关系没有。说什么分府不分家,你可曾占过三房的便宜?”
“母亲,若你肯过继子嗣,情况自会不同。”
“霜霜,按律男子为丁,女子为口,女子在家中没有户头,这辈子唯一能傍身的就是嫁妆。若是过继子嗣到我膝下,你不怕钱财都被人卷了去?”
崔凌霜道:“母亲,只要长房崛起,钱财这些都是小事儿。
顾氏道:“再过几年你就出嫁了,操那么多心干嘛?”
“母亲,你怎能如此短视?女儿嫁去夫家不得依仗娘家撑腰,父亲若是族长,夫家都得高看女儿一些。”
“霜霜,你总算明白了母亲的用心!若夫家是归宁侯府,你姨母就成了你的婆婆,自不会舍得让你吃苦。更别提你表哥少有才名,人长得又俊……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