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帘念诵出经文,这经文唤作《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护持心神,那只猴子挥舞着金箍棒,此时对准王青帘的脑袋就一棍砸落,而就是此时,那棍子打在王青帘头顶,却如同砸在天山上一样,金箍棒被震回,齐天大圣露出惊容,下一瞬间,他就抱着脑袋疯狂嘶吼起来。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孙悟空!孙悟空!孙悟空!”
王青帘念诵《清静经》,同时突然厉喝,那三道孙悟空的声音落下,此时齐天大圣顿时浑身颤抖,手中铁棍落下,那白龙顿时坠下云霄。
龙惨叫着跌在冰雪之中,荡起虚幻的尘烟,王青帘早已坐在冰天雪地之上,而那齐天大圣落在冰雪之中,狰狞着面孔看向王青帘,末了却是渐渐平静下来,对着王青帘叩了一首,而后身上的铠甲灭去,化作一身道袍。
那猴毛渐褪,其神情容颜,居然和王青帘有四分相似。
“悟空道人,还不退去!”
王青帘一声轻喝,悟空道人消散,连带着坐下白龙也一并散去无踪。
降服心猿,并不是一时之功,佛家之中有云,猴头有四,灵明石猴不过其中之一。
王青帘此时观想,在悟空道人散去的时候,他的身后两侧,隐隐又有两个猴头露出。
四猴已降其三。
王青帘缓缓吐出一道白气,那身边的观想幻景散尽,他长笑起身。
“我乃天上王青帘!”
王青帘看向那只猴子,此时“齐天大圣”动作,身下的白龙咆哮,腾空而起,而那位大圣登上龙首,五指握住金箍棒,君临天上。
王青帘看向那只猴子,他乘着龙,握着棍,带着风雷,转弄水火。
齐天大圣孙悟空。
心猿意马,人越是强大,在观想中出现的心猿越是厉害,吴承恩结合了练拳人的观想与各种神话传说,写下了西游记,而其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事实上就是某位无上高手的心猿形象。
意马为龙,因为古代传说中,马可以化作龙,也有龙马的存在与传说,马化龙,龙化马,一如鱼儿越过龙门便能登天为龙,龙,在古代和鱼、马是密不可分的东西。
道派的人把西游记看的比较重要,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神魔,所谓八十一难正是说的人身各种魔障,佛会被摄住,道也会被摄住。
为什么那些妖魔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骑童子?
因为道家传说中,五帝大魔王、八方大魔王以及消魔大王,北帝魔王,他们都是天上神仙的守门人!
被勒令镇守在南天门前的不是诸位天将,更不是四大天王,而是诸位魔王们!
唯有渡过劫难,经历过诸位魔王考验的修行人才能飞升,而过南天门是谁带去?不是旁人,正是前去考验修行者的魔王们!
这与佛家的大自在天子不同,波旬他们为了阻道,与佛在辩论,为了掠夺道统,而道家的魔王,则就是天上神仙设立的磨难,他们是下属,亦是真正的阻道者。
《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有云:“北台金玄洞微玉清消魔大王,生乎始劫之中.二仪分判,三象植灵,天地翳莽,幽幽冥冥,正诞于北漠广寒之庭。平丘中域,寒谷之宾,元为我父,玄为我母,始结我身以三气为字。高上玉皇授以《金真玉光紫文》、丹章、玉空、凤函命、魔灵幅、封掌九玄,总领五岳,捡摄北酆,匡正、馘斩六天,受任上官,咸制万灵。”
“消魔大王治天北广寒七宫,下领北罗酆山,北帝大魔王即住在山上纣绝阴天宫中,有大魔王姓宛躬,讳产生官属三万八千人名,悉隶属于消魔大王。凡后学成仙,消魔大王皆使大魔王保举列言,然后用乃得飞行上清。”
《西游记》不仅仅说佛,更是一本阐道的书。
唐三藏欲求真经,首先见到的就是心猿意马,而心猿贪婪,意马痴狂,故此才有猪八戒与沙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