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都市之我为宗师 拜将 2378 字 2024-04-21

孙长宁略有感慨,而这时候看着观外,那天色已晚,太阳将要落山,只是这么一看,孙长宁顿时惊讶不已。

“我坐了多长时间?”

眼见天外太阳的西垂,这时候小道士从门外探出头来,对孙长宁道:“师兄,你已经坐了六个钟头了。”

“六个钟头!”

孙长宁微微一惊,同时,老道士缓缓开口,语气之中带有调侃。

“山中修行不知岁月,这虽然是在道观之内,但是真正要是修行起来啊,那就不是什么煎熬,因为你根本感觉不到岁月的流逝,所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老道抚了抚胡须,孙长宁吐出气来,感受着身躯中澎湃的力量,那随着小道士推开门户,孙长宁再度走到院子之中,演练了一遍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

速度力量技巧都犹如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孙长宁随时可以感觉到自己身躯中那沸腾且澎湃的雷霆之力,那是四肢百骸同时都在震动,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八万四千劲的汇聚,那扭成一股,出而为雷,发而为霆,震便山崩,停引地裂。

咚咚,咚咚!

声音传遍院子,渐渐扩散到十方丛林,那拳挥舞的越来越快,仅仅是身子的动作,已经带起一片风在共同起舞。

“一二三四五,天雷五伤无量兵。”

这是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中的身法,也是最初老道士演练的绝技,孙长宁按照记忆之中的步伐来走,踏动五步,发出五道振聋发聩的浩荡雷音,同时崩的地砖与泥土飞溅炸开。

心脏在有力的跳动,能够感觉到那充沛到几乎无止境的体力。

孙长宁打完拳法,收回架子,长长吐出一口气来,绵绵不绝,直至三分钟之后方才停止。

“虽然达不到老道人的五分钟,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孙长宁看见自己的改变心中很是震惊,同时也没有想到,打开尾闾居然能让气血增加至少两三倍之多,这果然就如同武侠中的任督二脉一样,凶险归凶险,但带来的好处也是实打实的。

浑身上下的筋骨皮膜都在颤动,孙长宁屏住一口气,四肢百骸之内开始升起灼热的气来。

阳气汇聚,欲撕开尾闾,然而刚过易折,此时阴气被阳气所冲而引发暴乱,故此蚩尤将逃,而黄帝需以雷驭鼓,连震九下,以平蚩尤之祸。

咚咚——!

咚咚——!

咚咚——!

“紧守心神,做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无无,无执。世间万事万物,都生于无,而归于无,无生于有,有归于无,无者有也,有者无也。金木水火土异物,自然相假,众相寄托,共成一身。是知形体,由来虚无。细析推陈出新,遍体虚幻,况一切诸法、念念,亦复如是。是知无即是有,有即是无,自然而已。”

老道士的声音响起,同时伴随着雷声隆隆,孙长宁凝神闭目,一口气息提而不落,聚而不散,双手放置于膝盖之上,如此连续九次翻转,身躯中的暴虐阴气开始渐渐平缓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忽的,那道先天之气有了动作,乘着阴气彻底平稳,它一鼓作气,如龙般勇猛精悍,直接带动四肢百骸之内所有阳气,瞬间冲破地狱之关,将尾闾彻底打通。

尾闾通而归墟开辟,人身之中地府显化,天宫地府相对而出,上映昆仑之上,下照归墟之海,阴阳自立,开辟人身天地。

归墟亦作“归虚”。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张湛注:“归墟,或作归塘。”

明李东阳《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

归墟,比喻事物的终结与归宿。

蚩尤寂灭,没有自尾闾逃出,被归墟所摄,黄帝擂九鼓震九道雷音以降蚩尤,阳压阴,以先天一气贯穿全身,令得沧海平定。

一切的言语玄之又玄,但从微观之中醒来,重新回到宏观世界,一切的玄奥说法都成为虚幻的景色,最终的情景则是孙长宁打通尾闾,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尾闾是纯阳初始,此时阴将尽,阳将纯。

一如清静经中所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