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宁重新走回救苦殿中,老道士已经在蒲团上坐下,同时小道士连忙取来另外一个蒲团,请孙长宁坐好。
“你的尾闾还没有打通吧。”
老道看见孙长宁的坐姿,目光轻轻一闪,便开口询问,而孙长宁有些不解,看见孙长宁这个模样,老道士才觉得有些好笑,道:“你的功夫练到了这种境界,居然还没有打通尾闾,罢了,正好你要诵经,正乘此机会,把你的尾闾打开。”
“这就像是武侠中的任督二脉一样,一旦贯通人的六感顿时就会有飞跃似的提升,你的阳气旺盛,但需要阴来浇灌,所谓阳乃阴祖,阴阳阴阳,缺一不可。”
“尾闾乃是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见《庄子·秋水》,现多用来指江河的下游。《文选·嵇康》注引司马彪云:尾闾,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闾也。”
“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沃燋。也就是海拔很低、承接所有的江水、河水并且汇聚这些水的地方。低、承接所有的江水、河水并且汇聚这些水的地方。”
“而在身躯中,人的尾闾就是尾椎骨,这个地方一旦贯通,气入天灵,归墟开辟,人身自成一处天地运转,可谓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老道命令小道士取来一本经文,放到孙长宁手中,而孙长宁看向那本经文,目光微微一动,道:“这是”
孙长宁开口,语气有些询问,而老道则是点点头。
“道祖的言论,终究会对于你有些启发,你在这救苦殿内细细品读,念着念着,注意思考此经中的某些言论。“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尾闾一开,阴阳自立,希望你今天来到白云观,除去拳脚的功夫之外,对于自己身躯的境界,也该再更上一层楼。”
老道如此说着,随后便渐渐闭目,那双手放置于膝盖之上,便是不言不语。
而那本经文上的字映入孙长宁眼中,上面写的是: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如道家神话中的大小如意一般,老人那口气吐出,再度面色祥和起来,这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当正玄妙无比,在孙长宁看来,这已经不是正常的武功,而是近乎于大道的武学了。
就如同《三十三剑客图》内描写的那样,四明头陀一招尺山寸水就把许家小道士震住,知道自己遇到了当世的真罗汉,那鞋底抹了点水,瞬间便不见了踪影,这种身法,即使是武侠中的青翼蝠王韦一笑也难以企及,只能仰天长叹。
有时候现实比艺术作品还要不讲道理,还要更加的神奇。
“后生,看的怎么样?”
老道挥了挥手,摩弄一个太极拳的架子,孙长宁同样打了一下,那深吸一口气,身子轻轻颤动,而后陡然一声爆响。
“轰隆隆——!”
宛如雷霆在身躯中打起,孙长宁踏出步伐,开始演练起来。
那之前老道的拳法被孙长宁一一施展,每一招每一式打的都是恰到好处,老道看的微微颔首,那面上全是满意之色,之色那眼神当中,还带着一丝无奈。
“砰——!”
忽然,打到某处拳法的时候,孙长宁停止了动作。
“怎么,不接着向下打?”
老道询问,孙长宁摇摇头:“到这里就足够了,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老修行,刚刚那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之后,后续的拳法皆是你自己打出来的,是属于你的拳法,我只要知道前面的就可以,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千万。”
“一拳能衍化千拳,千拳能衍化万万拳,道在这里,路不会走错。”
孙长宁如实回答,语气颇有慨叹,又似顿悟一般,而老道此时目光一凝,眼中那最后一抹无奈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好小子,这年纪轻轻成就龙王威名,果然是有道理可循的。”
他在心中默默念叨,同时再看看孙长宁,又是点头,叹出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