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神(续二)

院上坟 梅村 1890 字 2024-04-21

但奇怪的是,这些行动仅仅一周之后就偃旗息鼓,又是一次工作会议之后,主管部门似乎有了新的想法,不知是何种力量介入进来,此后的会议竟然将五环啤酒厂的领导排除在外。紧接着,刘厂长不再出现在工厂里,整个厂子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很快工厂便被通知停产整顿。

大江在厂里呆了几天,亲眼目睹流言在人群中传播放大的威力,他曾经坚定的认为,五环啤酒面临的只是短时间的阵痛,这么大一个数千人的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就垮掉,但很快,他就发现厂里唯一还在正常运转的,只剩下了韩启明教授带领的井下团队。

而更加巧合的是,就在韩启明教授工作完成后的一周,对于五环品牌命运的裁决做出了:借这次事件,彻底合资改制,出让大部分股分给一家外资啤酒企业,借助外资企业的资金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而这个决策,又被堪称神速的贯彻执行了。不到三个月,合资协议签署,五环品牌变成了某外资啤酒厂的子品牌,从此被束之高阁,再未出现在市场,而五环啤酒厂的生产线开始全力生产合资洋啤酒。

一夜之间,大江他们的工作又变成了安抚啤酒厂的离退休职工,因为只有他们对一个百年品牌的消失,痛心疾首,打着横幅堵在厂门口抗议。大江本以为会在这些老人中看到李永水和杜子辉的身影,但他们并没有出现。

老职工的抗议活动起不了任何作用,因为对于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来说,合资是天大的好事,在那个年代,合资企业职工的工资与国有企业相比,天地之别。

但有一件事,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在合资协议里,有一条被特别注明了,广安门外五环啤酒的老厂,并没有作为五环啤酒厂的固定资产,进入合资协议,换句话说,外资啤酒厂拿到的是五环的品牌,怀柔的新厂,以及五环这些年收购的外地啤酒厂。五环的老厂区被收归了市政府。

五环啤酒厂的事情大约在一年后风平浪静,再没有人提起。虽然五环啤酒的消失让很多唏嘘不已,但新的啤酒品牌很快占据了五环留下的空位。

有一次大江和张书记闲聊的时候,神差鬼使,又聊起了五环啤酒厂的事,大江很好奇,为什么上级主管部门中途放弃了对五环啤酒厂的挽救计划,把刘厂长排除在外的那几次工作会议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提起这些,张书记倒没马上回答大江的疑问,拍了拍大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大江,你啊,工作认真负责,有胆有实,只是在政治敏感度上弱了一些,要再往上走一步,得看得更远些,驾驭下属更艺术些,很多案子的处理更灵活些,更适应上面的需要。”

官场上很多话不能说太白,这大江当然清楚,张书记能敝开和自己谈,大江已经很感激,他朝张书记笑笑,半开玩笑地说道:“张书记,我就是个查案办事的命,天天让我想那么多,我可受不了,现在在分局,有案子查,有疑犯抓,我觉得挺好,早没有往上走的想法了。”

张书记点了点头,“你这么想很好,局里需要你这样踏实肯干的干警,如果人人都想往上爬,我这书记也不好干。你好奇为什么后来上级主管部门不再救五环啤酒,我虽然没参加那几次会,但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