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香喷喷的酒宴,于是有人说了:“先吃吃。”
小二拿着他们的打赏欢天喜地的退下去了,他们也开始大快朵颐。
喝了几杯酒,吃了饭菜下肚之后,终于有人打开了话匣子。
“诶,你们说陛下是怎么回事,说撸人就撸人,一点情面也不讲。”
这还不是最关键,最关键的是在于,沁幽兰在庭上杀了庭公。
庭公是九卿之一,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会被国君当成眼中钉的,毕竟九卿局相当于是说,是国君的家臣了啊,谁还会对自己的家臣用这么狠的手段,就算是有过错,也只不过是小惩大诫,这么可以这么不留情面呢。
虽然他们也知道,其实庭公一直都在安定里反对沁幽兰称帝的事情,只是关于沁幽兰称帝这一件事情,其实他们也是看出来不妥的。
国君想要将这个国家一手掌控在自己的手掌之下,这样就势必会和明天这些管理国家的大臣们有冲突的,本来一个国家里分工也都已经是很明确了,大臣们协助国君治理国家,而国君则负责协调大臣么之间的不和,稳定天下。
现在沁幽兰这样想要一手抓,岂不是想要乱了规矩,难怪大家都会反对她了。
本来她是一个女人,当上国君就够不妥的了,但是支持她的天启国的人也没有说什么,甚至她原先的东兰国的人也是很支持的她,形势比人强之下,现在的人,有哪个可以和天启国对抗的,所以才没有人反对她当上这一个国君。
不然,如果她势弱一点的话,那是势必要有人让她选拔出一个国君,扶助她的王夫当上国君的。
大不了以后再由她生下的孩子来继承王夫之后王位,沁幽兰身上的王室血脉这一点,他们还是很认同的。
只不过沁幽兰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也没有办法去这样做,所以才眼睁睁的看着沁幽兰当上了这一个国君。
而现在,更是要超出伦常,乱了朝纲了。
话题一打开了,就有人忍不住了,最让他们在平时未必是同一起进出的,但是现在确实有着相同的观感。
有人附和着说道:“这一次,陛下将我们都革除出了御林军,诸君以后哟啊怎么办?”
这就说到关键点上了。
他们当然是不愿意就这样被革除出御林军的,就算是原先的御林军的职位,也是他们托了关系才当上的,御前侍奉,这可是一个美差。
于是有人说到:“诸君说说看,家中长辈必定也是有着一些门路,外面自然也是不能就这样被逼下了,但是逼下现在正在震怒中,这个说活的差事确是不好使啊。不如,结合各家的长辈的脸面,一起向陛下求情。”
毕竟,如果有那么多的大臣都联名为唐慕求情的话,说不定会有转机,沁幽兰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那写老臣们的脸面还是顾忌一二的吧。
“这个主意我看不错,其他人你们怎么说?”就有开始赞成了,并且开始拉拢同盟了。
“我赞成。”
“我赞成。”
“……”
在这样的形势下,自然是识时务的人都比较多的,除了那些还思虑的比较深的,基本上都已经赞成了。
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抱团的,只要人多,到时候就是法不责众,会受到风险的几率也就更小一些。
既然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相同,就有人一口将这一件事情敲定下来了。
那些在此时还没有开口说话的,相信回去之后,也必定是会向自己家长辈回报,到时候,才是他们那些老家伙要商议定的事情,而他们现在只不过是起了一个头而已。
如此动作一番之后,那些被下狱的人被抓后,后来要搞事情的人也并没有怎么出手,沁幽兰连忙趁这个机会,去调集新的一批粮饷去旱灾区救灾。
等到赈灾的钱粮发到灾区之后,灾区那里的不安被平复了下来。
人们等来那么久,终于等来了生机,朝廷这一次的救灾延误其实他们是不怎么清楚的,只是知道,没到灾时,朝廷是必定会出来赈灾的,所以他们遭灾了之后,也就安心等着救灾。
以往也不是没有像这一次一样,救灾延误出事了的,所以他们其实也已经对于这一的救灾时间习惯,觉得稀松平常了。
而因为沁幽兰后来的补救及时,让后来的那些粮商们没有办法囤货居奇,所以粮食的价格没有被抬高,市面上也没有出现断粮才情况,没有出现粮食有价无市的情况,所以这一次的灾情很稳定。
在救灾很顺利的结束之后,沁幽兰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在朝中上朝之后,沁幽兰就开始了强制推动称帝的事情。
朝廷上,沁幽兰让礼官唱出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功绩,然后宣布了她在不久之后,就会去宗庙封禅,退天下称帝,那个时候,天下就要正式进入帝制。
反对者意见皆不录用。
朝堂上顿时满堂哗然。
自然是有大臣反对的。
有一早就已经对这种情况有过商量的,立马推出了同盟早就准备好的马前卒,想要上谏一番。
沁幽兰先让人将第一次上谏的人压下之后,那些在背后推动反对沁幽兰的人,见事不成,就自己也站了出来,毕竟他们的分量可是比原先那一群被压下的大臣有分量多了,难道那些兵卒们还敢对他们怎么样。
所以他们就站了出来,开始也加入反对沁幽兰的大军。
沁幽兰见这个时候,就差不多是时机成熟的时候了,现在站出来的那一批人,可以说是就是在背后反对她的主力,这就刚刚好。
沁幽兰自然也是叫人押下了他们,这一群人还不知道死到临头,他们依然还是很强悍的反对沁幽兰,沁幽兰在对他们说过最后一次劝谏之后,那些人依然没有放弃反对她的意思,本来朝中有些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察觉出一点什么了,这个时候沁幽兰十分微妙,朝堂上的气氛也开始陷入了一种风雨欲来的先兆中。
有一些聪明的人,就已经开始了站了后一点,以免被波及到。
而沁幽兰这个时候果然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在那些依然强硬反对她的人之中,她挑了几个在她来说,已经是确认是以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的人,沁幽兰命令军士们,将他们拖下去,斩了。
责怪时候的兵士们还有犹豫,毕竟那些要他们斩首的人,在这个国家来说可是重臣,他们可不敢担下到时候会出的祸。
沁幽兰见到那些兵士们犹豫,更是不能忍了。
虽然军队的大权是在她的手上没错,但是在朝堂大殿之上,那些军士只是为好看,所以随便分封的一些贵族子弟家的,也就是简称官二代的子弟们,组成御林军。
主要的职务就是为了护卫王宫的安全。
但是,王宫里会有说明不安全,真正的安全都是交给暗卫,唐家的人去做的呢。
那些御林军也就是为了好看,就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一下王宫的威严气度,事实上,这些人对于沁幽兰来说,真的是没有什么用。
不过也没有关系,毕竟她是有着高强武功在身,小公主与冷子亦也有暗卫很好的保护了,所以在王宫中根本不会有什么不安全的。
只是,那些御林军现在对于她来说,也实在是没有什么用了,在关键的时刻都不听她的话,,也好就趁现在换了那一批人,让以后御林军的人也换上她的心腹。
现在可不是她在排除异己,而是那些人将把柄送到了她手上,这一次,他们可以不听她的命令,以后岂不是会一样,在关键时刻还指望他们什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铲除他们的借口了。
也不用担心,对于以前的那些老贵族们,以前要安抚他们,让安心在天启国这里安家落户,不要再想以前的国家的时候的荣光,现在,因为天启国已经平定下来了,那么这一群已经不容于天启国的人,就可以消灭掉了,毕竟,他们可是密谋着怎么推翻她,沁幽兰怎么可能会对想要对付自己的人手软。
于是沁幽兰走下了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