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反对

如果说,回去之后将这一次的奖赏也分给桐树一份,那么可以说是分成丰厚了。

但是丰厚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荣誉。

家里能够得到一件御赐的奖赏,是一件十分关荣的事情。

所以在桐树等那些乐师们回去之后,乐师们将题目所得到的赏赐也交了一部分给桐树他,而乐器府得到了赏赐,又交了一份给他,礼官得到了赏赐之后,又分下了一份给这一次有参与的官员们,这一下,真是喜得让桐树合不拢嘴。

沁幽兰在生辰宴结束之后,就和小公主与冷子亦一起回去宫中了。

闲来无事,她就拿来了这一次的行宫之旅,举行宴会的花费名目来看看。

毕竟这些也属于是奏折之一的,就放在了她的桌案上头。

她今天不看,明天也是要批的。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之后,立马把沁幽兰吓了一跳。

什么,这一次的生辰宴竟然花去了那么多的钱。

各种的给乐师的赏赐的,给乐器府的赏赐,给礼官的赏赐,她只是说了一个赏字而已,户部就给她那么大方的出了这么多。

这一次的赏赐,银钱数量多到让人咋舌了。

沁幽兰看完之后立马不淡定了,为什么举行一个宴会还要花那么多的钱,而且还大多数都是赏赐用去的。

这样可不信啊,他们花的这一些,可都是国家收上来的赋税。

虽然说,她现在已经打算要称帝了,到时候,按照道理,天下的所有一切都是她的,那么就算是花掉了国家赋税有怎么样呢?

但是事情不是这样比喻的啊,她本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当上最大的地主,享受最多的资源,这样的是以前那个社会才会有的事情吧,她的理想本来是想改变这样的情况的。

当然,她也不是说这样的享受有什么不好,可是,这样有一些弊端,却是必须要看得到的,不然不长久,她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可以长久的能够享受得到和平与富裕的福利,可不是为了涸泽而渔才这样的做的呢。

现在她要称帝了,属于那些朝廷官员们就开始给她设置障碍,或者巴结她,卡死想从中得到好处吗?

不得不说,沁幽兰阴谋论了,不过,最近朝中的确是有发对她称帝的声音,她想着,有反对很正常,但是现在这样看,恐怕他们的反对可不仅止是反对这么简单而已,而是想要做些什么了。

这样的,血淋淋的在正面上的政治交锋,也终于要开始了吗?

沁幽兰放下了手中的那一份奏折。

她觉得,有关月乐器府,以及礼官等等的,那些管理王室的那一套有漏洞,是时候需要整改一下了。

这样想着,沁幽兰上了床睡觉。

明天起来,就必须得要拟出一份关于王室的以后的生养死葬一套制度出来才行,最起码,在非大事件的时候,在平时的时刻,应该可以不用那么费事,能够以最小的消耗,得到最满意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第二天上朝之后,沁幽兰开始让朝廷大臣们开始商议她昨天晚上想到的事情。

毕竟是要整改一下整个朝廷的一个制度,所以光靠她一个人可不行,不然,养着他们这些大臣们干什么,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皇帝解决问题的。

一开始大臣们很反对沁幽兰这样的无缘无故改动朝廷制度的问题,可是在听到沁幽兰提出的某一些弊端之后,户部的人却开始觉得有理,开始动摇了。

毕竟,户部的人就是管着国家的钱粮赋税,无乱谁想要用什么,只要是与国家有关的,都会从他们这里支取银两。

他们还管着朝廷众位大臣的粮饷事宜,要是到时候国家赋税没有,发不出他们的粮饷了,到时候他们户部岂不是会被拆翻天了。所以为了他们自己,也坚决得要站在陛下这一边啊。

影的努力注定白费了,因为他查了这么久,除了知道他们去过两次东兰国的圣泉之外,其他的就真的不知道了,因为有一些东西,就算是影查出来了,但是以他的理解能力也不能够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

所以影注定是白费力气了。

而在白古今又一次埋头进入时空研究之中之后,沁幽兰也一门心思的回到天启国,捣鼓她的帝制之路。

刚好现在三年科举考试已过,那些中了进士的,有一些已经被选上当了官员了。

新的人,新的时代,新的气象,在沁幽兰致力于潜移默化之中,今年这些被选上进士们,其实比起往届又是开明了不少的,每一代的观念都不相同,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有了变化,在沁幽兰的那些潜移默化的政策中,他们带着无法言说的细小的差异变化,在改变这这个国家。

新的官员上任之后,出了那些一早就已经在朝廷上有人,打好了关系得了清闲差事的,其他的也大多都是一些末阶小职,啥时候要慢慢打磨攀升这样。

这也是官场一惯的规律,从低到高升职,在升职的过程中,积累功劳,以此升职这样。

桐树是今年考上进士的一员。

他在科举进士的名单中成绩只是排的中间,不上不下。

之所以这一次能够进入官场,其实也是托了人的,只不过,虽然托了人,但是得到的官职也只不过是芝麻绿豆小官。

但是他已经很满足了。

他目前任命的就是乐器府的一个师衙。

也就是帮乐器调试音弦。乐器府是礼官管的,就是为了向世间展示礼乐,教化世人。

乐器府有很多乐器,大到钟鸣鼓鼎,小到一个音叉。都是有专人管理的。

而他所管理的,就是新进的一批琵琶。

他负责为它们调试音准,因为他在考试的时候,就说过他会音律,而且在请人帮忙推荐的时候也是透露国他会音律这一件事情。

在这个年代的士子,会音律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毕竟他们这些读书的士子被要求的,就是六艺兼修。

礼乐自然也在其中。

所以,有了人推荐,有有了这样这个能耐,那么棒他拿到一个不关紧要的差事,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他就算是在所有进士之中,排名也只不过是中间,不上不下,但是也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几乎可以算是忽略不计的小官。

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去乐器府那里看管那匹属于他管的乐器,那批琵琶。

每天都用银杏油将那些乐器上弦与木擦拭好,保养好,以免在想要用的时候会出现状况。

这也是很重要的工作,虽然可能用到这一批琵琶的时候可能一年也不到两三次。

但是桐树依然很兢兢业业的将那些琵琶管理好,毕竟可以的得到这个官职不容易,到时候如果丢了,他还去那里找到这样一个铁饭碗。

他的家境也不容易,他可以找得到人,退人推荐他做了这一个小官,也是因为他有一个远亲与京中大官有一些关系,而他们家其实是家境贫寒。

那个亲戚见他们家家境不容易,他人又上进,才给了他一个推荐他当这个官员的机会,帮忙去试了试。

而官场果然也是需要靠关系的地方,既然是友人来拜托,有不是要紧的事,所以别人也就卖了他亲戚这个人情,给了他这一个官职。

他是十分感谢他这一位亲戚的,没有他,就没有现在他能够每月安稳的拿着政府的钱粮,改善了家里的境况。

家中现在虽然还说不上富裕,但是比起以前的那些窘困日子来说,却是好多了。

他家中本有一个老母亲,与新过门的妻子,本来他都是打算如果这一次科举不中,他也就安心去找一份事做,好挣一点钱养家糊口的。

但是谁知道这一次好运当头,他考上了这一次的进士,竟然考上了没理由不谋个一官半职啊,考科举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做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