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谁知道,她的嫂嫂们却端着一碗炖鸡汤正要去她房中送去给她。
这是按照家婆的意思,炖了去给新嫁妇补身的。
今天的早餐和午餐都是有人送到房里来给她吃的,这个时候还要送炖汤到喜儿房中给她,喜儿顿时觉得有些受宠若惊,嫂嫂们都笑着说,没事,她们以前刚嫁到这里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婆婆很体贴,老大媳妇加入进来的时候,还是婆婆亲手端着鸡汤上去的呢,现在她们几妯娌嫁进来,才轮到她们,不然,还必得是婆婆端过去给她的。
喜儿听到咋舌,听了嫂嫂们的劝之后,回了房中,喝完鸡汤才算完,期间喜儿偷偷了问了一下送鸡汤的那个嫂子,问她婆婆有没有给她国首饰。
嫂嫂就笑了:“当然了有了,每个嫁进来的人都有,你在大厅的时候不是打开来看过了吗,里面就是你的那些式样,龙凤镯子,留着以后传给女儿的呢,钱呢,就是给你花的,不过你也要持家,以后精打细算,家中的着落,可是靠你们两夫妻自己经营了。”
喜儿听了顿时惊讶,她夫家这么有钱,那一串金链子,看起来就有不下三十两了。
喝完鸡汤,喜儿端着鸡汤到厨房去,也不敢再继续拿着乔子等着嫂嫂上来拿喝完的碗了,自己就给送了过去。
送了过去之后,也正好是吃晚饭的手,一家人这个时候,就齐齐整整的聚在大厅那里,吃了这一顿晚饭。
平时都在之家房中各吃各的,今天是喜儿新进门,自然今天的晚饭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
喜儿吃完晚饭拉着丈夫的衣袖角回家,这一天的晚饭,她喝了几杯酒有一点微醺了,整个人脸上都一些红坨坨的,回到房中自然又是一番好事。
第二天起来,就不是再像前一天那样那么悠闲了,喜儿早早的就起了,和了嫂嫂们一起准备早饭。
嫂嫂们本来因为她还要再懒一会儿呢,没想到,倒是个勤快的,妯娌们也说说笑笑的做好的早饭了。
这一天以为又加了喜儿一个人,要做的功夫就更少了,所以早饭比平时更早的就做好了。
她们端了早饭去公公婆婆房里之后,就各家端着各自的早饭回房去吃,各方吃完早饭,就有人到公婆房里去收那些碗筷了,顺便也将自家的碗筷拿到厨房去。
做什么都是同出同入,这家人可以说是感情十分好了。
不久之后,小叔子要去学院上学了,家里在入学那天,全家人一起送的小叔子出门,小叔子乘着马车,到了书院,这个时候,其他的那些学子也早已经都到了,四处可以见到有人从马车上下来,或正在徒步走来,这些人怀中背上都不免的抱着或背着书。
小叔子下了马车,随着在门口的一个书院侍人的指示进了书院,他们这些新进的书院学生都是在东面一个书舍区,今天,得要先去拜见先生,然后才教学。
他们到了书舍之后,拜见了先生,就由先生带着他们去拜了圣人,然后在回到书舍这里开始教学。
小叔子的确是读书的料,在先生的教授下,沉迷在书本的指示中,每每咀嚼,都觉得有无限的道理可以明晓。
而因为天启国现在,是沁幽兰当了国君,现在的天启国,教学制度自然是与以前都有所不同了的。
以前,是为了培养做官,而教授知识,就是按一套官僚主义制度。
现在,在沁幽兰有心想要实现天启国的最终理想之后,在不少的小方面,也是改变了,企图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大家那一套官僚主义的想法,让大家投入大一统的层面去建设这个社会。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小叔子在无形的熏陶之下,也是在潜移默化的被改变着,虽然这些改变很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谁也不知道,一个微笑的变化,以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巨大风暴。
一天课上完,小叔子就回家去了。
早已经约定熬来接人的马车到了书院门口,小叔子看到熟悉的那个车夫,就上了马车。
其他那些住宿的学生则留了下来,他们可以在书院关门之后也可以继续在书院里走动,所以他们根本不着急,有很多人开始温习功课,有不懂的地方就记了下来,做好整理,好等一会儿之后可以去问先生。
先生是会一直坐馆到书院闭馆的,那个时候书院就是熄灯的时候了,他们也必须得要入睡,如果有人这个时候不睡出去走动,被抓到,可是要受罚的。
当然了,如果你在书房中闷头苦读也无事可以的,但是在会有巡房的先生,到时候会提醒你早点睡,因为如果精神不好,明天就回没有精神,到时候也上不好课。
在书院关门之前,通常都是那些不住宿的学生去问先生多一些,因为他们时间不充裕,在书院关门之后,就必须得要走了所以,他们这些住宿的学生会等到关门之后,再去问先生,那个时候时间还有很多,而且他们还可以趁这一段时间温习功课。
花十六娘草草结了帐。
老板娘一家因为今天也是要去说好的亲家那里开始商量婚礼的事情,所以今天也是早早的就收了摊子。
本来老板娘这个摊子是一天到夜晚子时都营业的,现在不到中午就收了摊子了。
老板娘一家子到了那个教书先生嫁去,两家人商议定了彩礼,迎亲日期。
又找媒人看了八字,一切都妥当之后。
一个月之后,老板娘家的女儿就出嫁了。
这一天,老板娘家的摊子排着队的发喜糖,花十六娘也去凑热闹领了喜糖。
老板娘收到了不少乡亲对她说到好话,喜的合不拢嘴的。
老板娘的女儿喜儿坐在花轿中,被男方家骑着高头大马迎进了家门。
这匹大马还是找的车马行的懂行的车夫相的好马,看起来就精神足,十分彪悍漂亮。
让这一次的迎亲举办的十分壮观,喜儿坐在花轿中,只听着接到两旁那些还为出嫁的女子对她这一次迎亲队伍的羡慕之声,心里觉得喜滋滋的。
新娘子迎到家之后,就拜了高堂天地,然后送入了洞房。
作为男主人自然是要出来陪着客人一起应酬喝酒了,等到天入夜了,喜酒也吃的差不多了,这酒宴才散了。
男主人也才进了洞房。
新房中,新娘子带着头盖坐在喜床上,喜娘在一边陪着。见到男主人来了,就知道好事要成了,连忙上去说了好几句好话,男的拿出几个红包交给了喜娘,谢她今天的帮忙,喜娘笑眯眯的接过,连忙伺候着他们揭了盖头喝了合卺酒,这一下,他们就是正真成为夫妻。
喜娘这个时候识趣的腿了出去,将地方让给这一队新人。
待喜娘在门房下站了一会儿,看到房中的两个人影已经挨到一起之后,就满意的笑了,可以去给这家父母会一个好消息了。
早已经在正堂巴巴的的等着喜娘的消息的一家人,盼着脖子都长了,喜娘带了消息过来,一家人都笑了,好了,这一下,他们家要有后了,新的儿媳妇进了家门,也要赶紧去给祖宗上一炷香。
这家人送走了喜娘,临走前又塞了几个红包给喜娘。
喜娘笑眯眯的接过走了,这一次给这家人办婚礼,就没少收好处,如果以后这家人还有什么婚庆喜宴,她还得来。
第二天,喜儿起了床,和丈夫一起去大厅里拜见公婆。
婆婆笑嘻嘻的喝了敬的茶,拿了一个红包给她,刚刚公公就已经给她一个了,她暗中掂了掂,分量还不少了,这个时候,婆婆又拿出了一匣子首饰给了她。
她好奇打开来看了,里面是成对的龙凤镯,有金有银有玉的,还有其他一些素银与鎏金平时戴的首饰头面,底下压着一串环装的,打成金饼的项链,喜儿一看,顿时小的见牙不见眼了,连忙合上,对婆婆说尽了好话。
两个老人体贴新媳妇新嫁入门不容易,在草草认识国家里其他的人之后,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喜儿也要回去处理一下婆婆交给她的那一匣子首饰,所以也就不推辞的回了房。
要是在平时的话,她是必得要去厨房做一些饭菜,帮着妯娌做早餐的,好体现她的贤惠。
现在,处理那些新得到的首饰匣子要紧,其他的倒是不用那么忙了。
婆家人又体谅她,她觉得她实在是嫁到了一个好人家。
回到房间,两夫妻就关起门来说话了。
“相关,你看,婆婆给了我这么大一匣子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