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最后的战斗

三国之坐断东南 边隅人 2588 字 11个月前

所以他才趁着此次刘表无暇顾及,进攻江夏,摧毁荆州水军,解除对江东的最大威胁。几个月下来,占据了半个江夏,基本摧毁了荆州水军,兵围西陵,基本算是达成目标了。只要攻下了西陵,就要停止推进,免得过于刺激刘表。还要在刘表和孙坚结束战争之前,加强新占领的这一地区的防御,防止被荆州军夺回。

已经是冬天了,再拖下去,一旦下雪,战争就将被拖到下一年。

……

水军在休整几日之后,立即投入了对江夏残余水军的封锁中;而攻城战在黄祖返回之后,变得更加激烈。

无数的石块被投向城墙,,生生将西陵的城墙淹没了数尺这还是在大部分石块会被刷新的情况下;西陵城外的石山几乎被挖空;大量的投石车因为连续工作而损毁;无数的士兵葬身于城墙之下……

黄祖精疲力竭,看着正不断厮杀的各处城墙。

水战的失利,对他的打击很大,但他却不能有一丝的颓丧,否则不用等江东军攻破城池,内部就要先乱起来了。

西陵已是孤城,自战争开始,黄祖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回到西陵之后,立即派人冲破封锁,前往襄阳报信请援,做最后的努力。

但显然,他失望了,刘表的回复也很直接,援兵一个没有,只让他尽最大的努力坚守,事有不怠,尽量保存实力,并向北撤离,伺机反攻。

黄祖没有怨言,他知道,襄阳已经尽力了,宛城战况的激烈远超西陵,孙坚是铁了心想要一举拿下宛城,形成对荆州的绝对优势。襄阳的军队已经不多,再往外调,仅有的地区统治就要不稳了。

换言之,黄祖只能独立扛着江东军的进攻,而以目前的态势来看,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西陵一定会丢,如今他要做的,就是最后一搏,尽可能的消耗江东军的战力,延缓其继续进攻的步伐。

或许,还能为襄阳留下一处屏障。

周瑜不是不想去追击,而是已经无力。

困兽之斗,垂死挣扎的反击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而黄祖执掌江夏多年,自有一批忠直愿意为其赴死的部下,他们不惜一切同归于尽的打法,给江东的舰队造成很大的损失。

原本若非这场大雾,周瑜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以最小的代价重创江夏水军,现在虽然还不知道在这几日的大雾中损失几何,但他从自己的经历就能有大概的判断,损失绝对不小。自己匆忙间召集起来的战舰,即没有休整,也没有整编,战斗力还未形成,就被带来围剿黄祖。虽然也达到了目的,但终究损失太大,而且经过大半天的厮杀,疲惫至极,再经不起任何风险。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是没有等所有战舰集结完毕就来堵黄祖了,谁知道江夏水军散落在外的战舰有没有再次集结。万一迎头撞上,阴沟里翻船就不好了。

迅速打扫战场,救援生机尚存的士兵,派出斥候前往西陵大营上报战况,然后,前往之前预设的营寨休整。

黄祖大败而逃,暂时是不会再有大的水战了,或者今次就是最后一场大战。只是不知道,这几天的大雾,到底埋葬了多少江夏水军。

让周瑜感到欣慰的,是战争结束后,在外指挥舰队孤立黄祖座舰的蒋钦终于进阶到7阶。这一战,水军四位主要将领全都进阶到高阶,实现了一大步的跨越。

还有就是,黄祖的座舰没有完全沉没,被抢救出来,虽然内部大部分损坏,但终究还算得上大型楼船。虽然为了夺取这艘战舰,在短兵相接中死去了太多,但能将之俘虏,较之用大量投石将其击沉,对江夏军的打击更大。

召集令再次发出,不断派战舰前往搜寻,又等了两天,仇英才带着一支以三艘中型楼船为核心的数十艘大小战舰的舰队,而且看情形,还是经过大战的。

等仇英缴令,周瑜等人这才得知,黄祖窜逃时,刚好迎面撞上仇英,被拦截下来。那时仇英自然没有这么多战舰,但黄祖逃窜时也没有带走多少战舰,被仇英压着打。若非是有江夏战舰赶来支援,估计黄祖就被直接成擒了。后来江夏战舰越聚越多,仇英只能撤离,还被追击了好一阵,只好聚集了一批战舰,这才赶回来。

而他的实力,赫然已到达7阶。

……

黄祖战败,虽然败的有些不明所以,但却知道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若非这场大雾,被周瑜埋伏成功的话,能不能活着突围还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