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认为是有能力的,能够把兖州治理好,当然他也知道什么时候都会有反对的声音,对于边让的狂言,他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还没小气到去找麻烦。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名士若是杀了,会有很大的影响。
曹操不管,但并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会管,尤其是曹操的那帮把他奉为天人的兄弟,还经常在曹操跟前说边让的坏话,让曹操对边让也越来越没好感。后来还有人去警告边让,让他收敛一些。
或者,这就是所谓的猪队友。
名士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绝不会出错。边让被曹操的小弟警告,这让他怎么忍受,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尤其是曹操发布招贤令以来,更是大势抨击曹操的施政。名士吗,代表的是士族的利益,在他们眼里,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这把他们士族放到什么地位了。
双方都看不惯对方,按说也不应该有什么事,因为曹操很忙,不可能专门跑到赋闲在家的边让那里去辩驳。但架不住有人愿意讨好上峰啊,所以很快,边让就被当地的官员找个借口杀掉了。曹操知道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这就让那些人收到了鼓舞,以为曹操对此是支持的,于是没多久,曹操治下的士人被杀了好些,虽然之后的人没有一个像边让那么有名。
后来曹操意思到不妙,等到他下令制止时已经晚了,虽然他惩治了一些当事人,甚至还杀了一批以儆效尤,但这个擅杀名士的黑锅却不得不背上。
陈宫就是因此对曹操不满的,他把边让等人死归咎到曹操身上,所以后来,他就想离开曹操,去投别的诸侯。但他又有些不甘心,不想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开,于是一直等待,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曹操出动大军三面攻打鲁国,除了必要的防御袁术的兵力,军队全都调去了东部,所以,身为陈留太守的陈宫,直接了当的反了。除了带着一郡之地,他还拉拢了一批对曹操不满的人,包括前陈留太守张邈、前广陵太守张超、名士陈容以及曹操的部将许汜、王楷等。
历史上,陈宫叛乱之后,迎吕布入兖州,得到各郡的相应,一时间曹操只剩下三城在手,不得不中断对徐州的攻伐,匆匆赶回老夺回自己的地盘。游戏中陈宫的叛乱影响就小了很多,曹操离得也不是太远,吕布身在并州也无法过来,其他各郡虽然有混乱的迹象,但影响并不是很大。为了给曹操拖后腿,陈宫一边联系其他诸侯,一边聚集大军直接逼近济阴,一副要侵吞整个兖州的模样。
收到消息的曹操只能感慨时运不济,不得不放弃夺取整个鲁国的计划,下令就地驻防,然后回师稳定自己地盘。因为现在虽然只是有些混乱,但若曹操长期大军在外,指不定就有人配合陈宫了,毕竟曹操的施政策略,损害的可不是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士人集团。想让他们像荀彧等人那么支持曹操,显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