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银行建的极是气派,高大的门楼,外面还有禁军守着。也不知道那些神通广大的内侍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调了禁军来守门,里面来往巡逻的竟然还有皇城司的人。
这处衙门并不对外营业,仅是管理机构,面向百姓的别有门面,派头十足。
徐平递了帖子,过不多久,郑向带了张惟吉和刘沆两位副手迎了出来。
见过礼,到了会客厅里,郑向道:“没想到是徐省主来了,让我们都松了口气。刚才有人报,郑天休带了兵士向这里赶来,有人要去调禁军呢。”
徐平道:“玩笑,我们都是同朝为官,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来?此事揭过,以后再也休提。审计司到这里查账理所应当,但态度不好,是他们的过错,我这里向诸位赔罪。”
说完,徐平站起身来,拱手施了一礼。
郑向三人急忙起身,口中连道:“这如何敢当?省主是折煞我们了!”
重新落座之后,徐平道:“审计司收到风声,说是开封城里有人虚开公司骗京师银行的贷款。此事非小,他们专责勾稽天下账籍,必然来查,郑待制要行个方便。”
郑向听了面现难色:“省主,不是在下阻挠,委实是不容易。银行往来账目,每日都千千万万,没有准备,难以跟审计司理清楚。”
“话可不是这么说,银行的每种账目,是需要日日结存,还是几日一报,规例都明文写得明白。审计司查账,必然是根据规例来查,不可能胡来一气。不管是银行还是什么衙门,审计司要查账,都是即时开始,怎么查由他们自己做主!”
郑向看了看身边的张惟吉,无奈地摇了摇头。
小头目大多都是宫里来的内侍,他们怎么可能按照规例记账?这个年代皇帝身边的内侍,大多都是出自世家,长辈自小教导,基本能读书识字,素养还是相对较高的。但在皇宫里,内侍发挥文化特长的地方惟有管理各种图书,还是只能整理,不能乱翻,有文化也没有用武之地。皇帝要处理的朝廷文书,有内尚书省专门负责,内侍无涉,他们对于朝政基本一无所知。突然之间用外朝的规矩要求他们,怎么可能做得来?偏偏这些人又自视甚高,眼睛长在头顶上,听不进别人的话,政务自然就是一塌糊涂了。
见郑向只是摇头叹气,徐平心里就猜了个不离十。内侍也分两种,石全彬那种经常在外朝衙门做事的是一种,实际就是身份特殊的官员。还有一种自小长在深宫,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接触外朝事务的机会,循资而迁。前一种的数量很少,赵祯这一次派出来的只怕是后一种。他们没经过训练,怎么可能做得来这么专业的事情?
看看天色不早,徐平只好道:“郑待制,银行也是初设,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是人之常情。这样吧,这次就先破个例,让你们先准备半个月,到时审计司再来查。不过,那个时候可千万不要再推诿了,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