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徐平和李咨带着李璋等人带了新郑门外。
停住马,李咨道:“要不了多大一会,城门就要开了。走了一夜,我们到那里喝碗馄饨,好歹填填肚子,养养精神。”
让两个兵士看着马,一行人到了城门不远处的馄饨摊旁,要了馄饨。
这摊子做的就是起早进城的人的生意,见一大群人来照顾自己意,主人乐得合不拢嘴,跑前跑后地招呼。
李咨随从众多,等每个人都吃上,已经过去了不少时间。徐平有心让人回家里去说一声,想了想还是算了。有正事要做,还是不要节外生枝。
喝完馄饨,等不了多少时候,天边刚刚有点亮光起来,城门就缓缓打开了。
李咨和徐平当先,让李璋带着路,穿过新郑门,经过旧郑门,沿着面院街,直向甜水巷而去。不管昨夜事情结果如何,他们还是要先到那里看看。
清晨的雾气正浓,走不多远,就打湿了头发,身上的衣袍也湿哒哒的。
街上没有行人,马蹄敲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路上或巡街或洒扫的厢军听见这声音,都抬起头看,猛然看见黑影里出来的青罗伞的仪仗,吓得急急忙忙闪到路边让路,头也不敢抬起来。
等到队伍过去,这些人议论纷纷,大清早的,怎么会有宰执相公从城外来?看队伍的方向,也不是去上朝,城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转到汴河边的大道上,路上开始出现了三三两两的生意人,挑着担子快步走在路上,一个个低着不说话。等到马队从他们身边掠过,才猛然抬起头来看。
开封城里甜水巷两条大街,东边的是第一甜水巷,西边的是第二甜水巷。李咨和徐平一行,一到第二甜水巷的路口,蓦然发现这里竟然点着不少火把,照得亮如白昼。
见火把下站着不少厢军,李咨和徐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咨叫了自己的随从来,上去找领头的问一问为什么这么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