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将要离去

一世富贵 安化军 1646 字 10个月前

孙标拱手应诺:“通判吩咐,属下一定尽心尽力!”

孟州的地位重要,孙标是以京官太常寺太祝任孟州录事参军,官职正式的称呼应该是知孟州录事参军事。相应的,他的地位就比平常州的录事参军高,面对李参的时候相对有一些自主权,两人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就不那么等级森严。

李参叹了口气:“现在最麻烦的事情,是蒋大有一家男丁全部被捕到了牢里,他家的佃户都在观望,不知以后租佃的地是什么说法。天时不等人,如果拖过了秋粮下种的季节,秋粮又成泡影。河阴县的夏粮已经遭灾了,再废一季,唉——”

“先前,通判不是在河阴这里发了青苗贷,对秋粮再发一季吗?且不管蒋家是如何打算,只管揭榜出去,让县里百姓按往年规矩耕种便了。蒋家的事,以后再说。”

“你不知晓,前些日子徐待制特别与我说了,青苗贷不能再放。一季夏粮收不回来,我们把本息寄希望在秋粮上,秋粮再遭灾怎么办?青苗贷是不能放了,还是想办法从别的地方收些种子来,按灾年惯例发下去吧。”

听了这话孙标就有些为难:“通判,州里各库的情形您是知道的,从哪里出钱收种子?虽然数目并不大,可没地方挪用啊!”

“再说,再说,我想办法。”

孟州不同于其他地方,李迪在这里当着知州,公使库里面的钱是朝廷给他们这些大臣的福利,再怎么困难,不能短少了。这一大项不能动,州里的诸般使用便就捉襟见肘,说起钱来李参就觉得头大。

本来如果是正常,官府实在周转不开了还可以向地方大户借贷,也由不得他们同意不同意,把地方官惹恼了借了不还的事情也是有的。偏偏河阴县这个鬼地方,就蒋大有一家上户,再加一个有钱的童七郎,都押在了牢里,想筹措都没地方筹措去。

孙标小声道:“通判,如果实在没处周转,不如先扣了蒋大有和童七郎两家的财物,只管先用,账目记好。反正他们一家要追逃税,一家要缴没赌资,家里的财产有不少已经算是官府里的了,先用一用又有何妨?”

李参站起身来,想了一会道:“不行,如果只是我们做事也就算了,现在徐待制就住在这院子里,谁知道他会怎么想?虽然这些日子徐待制好说话,但到底是朝中大臣,一旦对我们做的心里有想法,那——”

说到这里,李参摇了摇头:“再想办法吧。这两天你安心先了解一下河阴县的事情,等到程司理来了多在案子上费点心。县里的善后,我来想办法。”

到了傍晚,徐平带着鲁芳等人回到三皇庙,在银杏树下净了手面,刘小乙端了茶上来,对徐平道:“郡侯,白天家里有人捎信过来,说是过两日李国舅要到旁边的原武县去。那里离我们这里近,有了时间过去看看。”

徐平奇道:“突然之间去原武县干吗?那里比河阴县这里还要偏僻。”

“听说是前些日子李国舅被任了群牧副使,去那里的原武监,监看孳生良马的事情。小的也说不清楚,家里只是捎信这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