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集结百万大军很简单,但是想要把百万大军的粮食运到前线,那么这增粮的距离就是不可能达到的了,十万人的军队可能需要附近百万人的产出就能供养。
但是二十万人之后,就需要三百万人的产出才能供养,这是因为多出来的十万人的粮食需要从更远的地方运过来,所以古代总是喜欢分兵多路进军也是一种分担后勤压力的需要。
就像张三为了这次战役,提起两年在海鲨岛囤积粮食,开战之后,一船一船的运往扬州等地几乎占用了运力的三分之一,后来改为就地征粮情况才好转。
这个还是依靠海运和河运的优势,可以想见要是在偏远地区这样的战争下来损耗会是现在的多少倍,而山东的情况就是这样,尽管也可以依靠海运,但是往里的几百公里还是离不开陆路的运输。
张三又不是没有经验的小白,这些年来威远镖局的运输业务可没少给张三积累运输方面的经验,所以张三估计这一次战争的粮草消耗将会是扬州战役的一倍。
而且和扬州战役不同的是,这次不能像扬州那样就地征粮了,因为张三到时候就不是抢一把就走了,把百姓的粮食都征完了,百姓吃什么?
所以张三五年内要在山东就近储存足够两百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好在张三占领的都是能一年三熟的水稻产地,要是北方那种田地,仅仅粮食一项就能把他愁死。
不过琉球明年最头疼的问题也将是粮食问题,新来的移民需要开荒,期间只能消耗去年的存粮,耽误了一季的收成张三需要从多方面凑出来。
这可是近五百万人,预计粮食缺口要达到三十多天,而且这还是在军队不打仗的情况下,如果明年打仗的话可能还会增加粮食缺口。
这也是张三那么着急结束战争的原因之一,明年张三要从东南亚各国大规模购买粮食,然后还要努力制造新的渔船,有道是粮不够,鱼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