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没有去路,向后没有退路。左边是汉江,右边是大海。失去了补给之后,百济人开始绝望。有些人绝望之后,开始疯狂的冲锋。即便面对的是唐人蝗虫一样的箭雨,他们仍旧前赴后继迎着箭雨冲锋。直到最后,战场上再也没有一个能够站起来的人。这些其实就是来自杀的,只不过想最后捞一票而已。所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正是他们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尸体摞成了一道墙,墙的这一边是英雄另外一边则是懦夫。剩下的百济人选择了屈辱的活下去,当俘虏也好至少不会死。
当然也有骑墙派,他们不会发动亡命冲锋。也不甘心当俘虏,跑又跑不掉。于是只好自杀!
其实云浩很不理解这些人,已经豁出去自己给自己来一刀。何必不上战场杀个痛快?非要自己面对家乡,说一些豪言壮语之后,刀子用力在脖子上一拉。很多人手软,或者对自己下不去狠手。结果就是这一刀给的非常不到位,倒在地上大声的惨嚎,下场凄惨。
直到有看不下去或者听不下去的袍泽,上来给一刀了事。个别人缘不好的,甚至嚎叫了整整一宿。
没意思再留在高丽,这里将是柴绍的事情。打了这么个大胜仗,李泰镀金成功。回去报捷领受封赏的一定是他,至于柴绍则要继续留在高丽弹压不臣。房玄龄正在国内疯狂的鼓动人们移民辽东和高丽,可惜效果不是很好。
区区四千万的人口,想要填满偌大的帝国版图。估计还得需要不少时间!
汉人饿的太久了,也被胡人杀戮得太久了。粮食够吃这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情,丰衣足食温饱之下自然思。可就算是敞开了生,不收你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甚至每生一个孩子,国家给农户补贴钱财。一个女人一年,也只能生一个孩子。
李二现在巴不得女人都变成母猪,一窝生十几只才好。
看着自己打下的诺大版图,居然无人去耕种。李二就从心底悲哀,房玄龄一代人杰,也绝对变不出人来。
张玄素上了一道纳胡为唐的折子,结果就是被颜之推带着李纲等人堵在家里骂得不敢出门,下场极其凄惨。
被这些有知识有学问的学界恶棍骂了,还不能还嘴只能唾面自干。李纲已经是他的长辈,颜之推简直就是他的爷爷辈。老家伙明年一百岁,已经活成了大唐帝国的人瑞。这种老家伙到了皇宫,李二都得恭恭敬敬的迎出来,自称学生!
如果张玄素忍不住跟这老家伙对骂,老家伙捂着胸口倒地。张玄素立刻会被锁拿进大理寺,而且他全家都会倒霉。骂死了读书人的祖宗,张家子孙今后没人敢教他们读书。
无奈的张玄素只能上了请罪折子,瑟瑟发抖的在家里待参。
看着李承乾的奏章,李二闭上了眼睛。到底还是来了,请求将云浩调往西域的折子。遇到事情,无力解决只能倚靠不情愿的臣子。他怎么就能肯定云浩会答应,如果可能自己早就派云浩去了。西域的事情,比高丽更加的让李二操心。
心比天高手腕却没有火柴硬,难道说这就是大唐未来的皇帝?面对这个庞大的帝国,李二都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李承乾能够撑得起这个摊子?
长孙的手适时的抚上了李二的头,在太阳穴上轻柔适度的揉捏着。
“看看吧!承乾来的!”李二指了指李承乾的奏章。
“二郎!这些不是臣妾该看的,妇人家操持好后宫就好。”对于权力长孙从来都是极有分寸,该是她的绝对不会让给别人。不是她该得的,长孙不会多瞧一眼。夫妻这么多年相敬如宾,长孙很知道界限的重要性。
“哎……!承乾多久没给你写请安的折子了,这一篇里面通篇只说了难处。让朕把云浩派过去,连问朕的安都省了。”李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个儿子这个太子,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丝丝的失望。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觉得李泰比李承乾更加像自己。至少这个小子敢于在关键的时刻做些事情,不想李承乾只能向自己的父亲伸手。这种做派,让李二想起了李承乾。
十几年前,如果李二也是李承乾一样的向自己的父亲伸手。可能早已经是冢中枯骨!
那时候的李二没有向皇帝老爹伸手,而是选择了抗争。他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囚禁了自己的父亲。如今他坐在这座太极殿里面,手里掌控着天下最大的权利。每年,都有臣服的四夷来朝见他这个天可汗。
“前方的战事吃紧,有些事情或许顾不得。”长孙很勉强的笑笑,事实上她已经两三个月没有收到李承乾的请安折子。前线的战事再紧,也绝对紧不到这种地步。
“子不类父!如今连起码的孝道也没有,如果真的再来一次玄武门。朕,你,恐怕没有父皇的福份!”李二闭着眼睛的一句话,惊得长孙差一点儿坐倒在地上。
“陛下!!”
李二拉过长孙的手,拍了两下发觉长孙的手冰凉。便攥在手里捂着!
“青雀长大了,也有了些手腕儿。不过手段太过拙劣,总是少了一些格局!居然还在奏章上说,云浩见他的时候多么多么无礼。他不知道,如果不是云浩替他擦这个屁股。东线再这样拖下去,就是高丽的冬天。那可是连石头都冻得裂的天气,咱们大唐的军卒怎么受得了。劳师远征,靡费巨大。国库又怎么受得了!”
“陛下!”长孙的手更加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两个儿子,如今居然都被李二批驳得一无是处。
“还好,咱们还有雉奴!雉奴不错,知道爱护自己的妹妹,爱护自己的母亲。做事情识大体,不让朕难做。很好!他的这份情谊,在皇家殊为难得!他的封地总是受灾,你管着内府。能拉扯一把,能帮衬一下,就拉一把帮衬一下。左右都是大唐子民,好孩子总是要得到奖赏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