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退军

懒唐 千年龙王l 4333 字 10个月前

再看看士卒们的餐桌上,小白菜鱼丸子汤。一大盘豆芽菜,甚至李二还发现了酱菜。皇帝陛下这就怒了,哪里有士卒们吃糠咽菜,皇帝大鱼大肉的道理。在李二的坚持下,刘仁轨不得不将大鱼大肉分给士卒们,然后端过来那些素材。对士卒们幽怨的眼神儿,选择视而不见。

无奈的云浩只能陪着皇帝陛下啃菜叶子,就这李二还有脸说好吃。他娘的海上绿色有多金贵你知道不知道,海鲜这东西你当是好东西,士卒们早就吃腻得不能再腻。你看看,一个个吃对虾吃得愁眉苦脸,吃大鲅鱼就像是在吃药。

李二不管这些,他认为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就很好。

在大海上漂泊了两天,李二对海洋有了崭新的认识。至少在这算是风平浪静的天气里,李二仍旧是晕船了。

陆地上的王者,到了船上也吃不了晕船的苦。本就有高血压的李二,现在是头痛欲裂。这一次,他真的病了。原本李二打算带着自己的两只强力战舰,跑到倭国海域耀武扬威一下。现在都泡汤了!好在前面就是登州,到了登州上岸李二会很快好起来。

船到了登州,皇帝陛下脸色苍白的走下船。再平坦的路,皇帝陛下走起来也有些晃。云浩知道,这是晕船的后遗症。从未在海上漂泊如此长时间的李二,到了地上算是活了一条命。

到了登州下船,云浩和李二看到了两个熟人。一个是消失不见的长孙无忌,另外一个居然是晋王李治。

小小的人很会来事儿,至少他舅舅长孙无忌看样子就很喜欢他。一个劲儿的在李二面前,夸赞晋王仁厚孝顺。李二非常高兴,李治的封地又免了三年钱粮。

知道李二和长孙无忌这对好基友有话说,云浩赶忙告退。登州有云家的宅子,现在回家舒舒服服的泡个澡。然后再美美的睡上一觉才是真的,在辽东作为一军主帅,就没睡好过几次。军中,总是他娘的有各种各样操蛋的事情。云浩发誓,以后再他娘的也不带兵了。

云浩一走,长孙无忌立刻躬身禀报道:“陛下!臣这次回长安,百骑司密报说太子殿下每日里都接见各家门阀。其中不乏曲意效忠之辈,太子不置可否却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魏王整日里将自己关在府里,谁都不见。一心一意的在编纂《括地志》,倒是晋王担忧陛下的安危。请旨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应允之后,臣才将晋王带来登州与吾皇会合。”

“太子没有试图调侯君集回长安?”李二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这一次就是要试试,李承乾究竟有多大的胆子。

“前两日,太子在东宫召集了几位东宫属官会议。会议的内容不详,因为参加会议的只有褚遂良,于志宁,张玄素等人!臣实在是没办法对他们逼供,还望陛下责罚。”长孙无忌说完只有,一撩袍袖跪倒在地上。

“起来吧!事情的过错不在你,朕的这些个儿子。继承了朕的野心,却没有继承朕的胆量和本事。不过很好,胆子小的人通常都不怎么犯错。”李二满意的说道。

“这些人的嘴很严,百骑司在没有陛下交代的情况下,不敢对他们用刑,所以……”

“所以什么?”李二回过头猛的问到。

“所以臣觉得,此事还是陛下亲自去做才可见分晓。。”

“朕知道了!今日就会有密旨给他们!”李二无奈的说道。他相信以他的统治力,那些小喽啰绝对不敢不听自己的。

密旨这玩意算是好东西,天下间有不可告人秘密的事情。一般都是用密旨!

长孙无忌长出一口气,看起来李二不打算虎毒食子。

“在登州驻扎两天,朕再看看辽东水师。然后咱们就去赶火车回长安城!”听说长安没人搞事情,李二也就放下心来。大军总是在外面根本没有什么办法笼络人心,云浩这一段是草对了的心。

权贵总是能得到平头老百姓想都不要想的东西,例如飞艇这种高科技产品。

老家伙杜如晦的兵部尚书不是白当的,一个条子就给李治弄到了登上飞艇的门票。当然,这件事情需要禀报过长孙才行。儿子惦记远在万里之外砍人的父亲,这一条不可拒绝的理由让长孙十分感动。

大唐以孝道立国,李治的举动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好评。两位强悍的哥哥,更是鼎立支持。在他们看来,除了同是长孙所生这一点,李治基本上不具备皇位竞争资格。李治去前线讨老爹欢心,总比对手去更能让人接受。

就这样李治坐上了前往辽东的飞艇,大唐还是第一有年龄如此之低的亲王乘坐飞艇。

在李治还在天上的时候,李二就做出了撤军的决定。他现在就像是一个拳击冠军,站在拳台上一个对手都找不到。以生病为诱饵试探一下儿子,却不料想作为太子的李承乾,虽然这段时间广交门阀,却没有任何实际的举动。

这让李二准备的各种应对全都落空,某些时候李二甚至盼望李承乾有所行动。一拳打在棉花里面的感觉,不管怎么说都不舒服。

李道彦已经将铁路修到了营州,大军撤军也自然去营州集结。作为嫡系的左武卫,当然作为首批队伍坐上了西去的火车。剩下的远征军,只能等待车皮。

李二没有跟随队伍回营州,而是乘坐飞艇到了鸭绿江口。大唐的辽东水师正停靠在那里,李二想亲眼看看这支干掉了七万多倭国武士的辽东水师。同时也看一看,海洋到底是咋个回事儿。

关中出生的李二,对海洋的认知很低。至今他仍旧觉得,无双铁蹄才是称霸天下的王道。某种程度上说李二是对的,因为按照正常历史进程。大唐年间正是骑兵纵横的年代,骑兵在这个年代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可云浩强行的拔高了大唐的科技进程,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李二的逻辑出现了混乱。

本以为无敌的骑兵,根本敌不过火器的威力。那个圆月的夜晚,无数高丽死士疯狂催动着战马冲向唐军营垒。可就是因为地雷的存在,让冲击的高丽骑兵变成一堆碎肉。

在炮火中前进,其实极其艰难。即便付出惨重伤亡,也很难冲破那一道道火网。投石机和士卒投掷出的手榴弹,爆炸之后形成了一道道金属的墙壁。只要撞到这面墙壁上,无论是人或者马都只能含恨当场。仇恨的力量很大,却没有金属坚硬。

看过了战报之后,李二沉默了很久。个人的勇武很可能就此退出战场,大唐将很难再出尉迟恭这样的悍将。更多的,则是骊山书院出来的那种熟悉火器的人才。他们可以准确计算出投石机的落点,甚至他们还懂得如何将火药弹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这是传统的大唐将军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这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勇力,横刀,马槊和铁血才是他们最信赖的东西!

辽东水师是大唐火器装备最多的一支军队,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几乎兵不血刃的干掉了倭国七万大军。不得不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战绩。因为辽东水师全员不过一万三千多人,而且参战的官兵不过只有两艘舰船上的数百人而已。

以数百对七万,这比云浩在安市城下十三万对十万要震撼。

李二要去亲眼看看这支水师,顺便也了解一下大海。云浩总说,海洋能够给帝国提供巨量的财富。可李二现在对海洋的理解,还停留在巨大的螃蟹,黑黑的海参和长着两个大钳子的龙虾上面。

飞艇悬停在镇海号的上面,李二和云浩坐在一个吊篮里面被顺到了甲板上。尽管云浩心里怨念深重,但能和皇帝同生共死的机会并不多。也就跟着李二上了吊篮!

海面上风和日丽的一塌糊涂,自从下过了雨之后,海面上又跟前几天一样一丝儿风都没有。吊篮降落得非常缓慢,云浩差一点儿就舒服的睡着了。

甲板上,刘仁轨已经集结了全体官兵欢迎皇帝陛下的到来。对于这些大头兵们来说,一辈子见皇帝的机会可能就这么一次。就这一次,就够他们对父老乡邻吹嘘一辈子。

“想当年俺见陛下的时候,那……!”

“镇海舰全体官兵,拜见陛下!祝吾皇万寿无疆!”刘仁轨带头,所有的船员都跪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