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长安明明传父亲说……!”听到李二即将凯旋,李承乾立刻瞪大了眼睛。自己的屁股还没坐过瘾,怎么就急着回来。您最好还在辽东打个百八十年,这样才能显示您天可汗的一世英名。
“陛下如果真的抱恙,又怎么会去看京观的落成。殿下,咱们都被谣言给骗了。如果您真的调潞国公回来,事情可能会非常棘手。”褚遂良自信满满的说道。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政治眼光都十分自信。至于那个和李承乾关系特别好的孔颖达,其实论机变才干,比他还要弱上一些。
“骗了?不会吧!”李承乾有些底气不足的问道。
“殿下现在要做的,就是处置好朝务。让陛下看到您处置政务的能力,而且和那些门阀要敬而远之。陛下正值盛年,怎么会允许殿下拉拢权臣。”褚遂良笃定的道。
“可行……?”李承乾的语气里面,有些疑惑!
就在大家都会议的时候,临潼的骊山上。孙思邈正从药庐中钻出来,迎面就看到李治正在给一个老东西煎药。
孙思邈从来不喜欢,这些龙子凤孙在自己的地方祸害人。不过李治有些例外,这个孩子从小就显示出良好的教养。谁见到这样一个可爱的胖娃娃,都会不由自主的生出怜爱之心。
杜如晦正在和李治说话,问的无非就是今天颜夫子上了什么课。给他们讲了些什么之类的话!他的儿子死得那样惨,杜如晦实在已经没脸再回到朝堂上去。
既然回不到朝堂上,那索性就闲下来。安心吧自己的肺疾养好,多活一些年岁就是享一天的清福。从李二到李承乾,都很赞赏他的这种态度。
朝廷不但没有株连他的罪名,甚至兵部尚书的职位都不用让出来。这样,使得老家伙的退休生活过得非常棒。没有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杜如晦脸色愈加的好看,看现在这状况,估计还能活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老臣怎么敢让晋王殿下帮着煮药,那不是有药奴嘛!”杜如晦对着李治柔声道。
“大唐以孝道立国,孝敬长辈就是今天夫子留下来的课业。孤的父皇去了辽东,长辈们也都不在临潼。所以,孤就只能来仆射这里。”李治回头看了一眼,不会生火,结果将脸熏得跟花猫一样。
“哈哈哈!颜夫子不愧为一代鸿儒!我杜克明算是佩服喽!”杜如晦笑着冲颜家的方向拱了拱手。
“晋王啊!你父皇在辽东打仗,你不担心么?”杜如晦笑眯眯的问道。
“不担心!”杜如晦斩钉截铁的说道。
“哦,为什么?”杜如晦有些好奇的道。自己知道的够多,才能够知道武器威力的多大。一个小孩子,他凭啥说大唐一定会赢?
“有楚国公保护这,父皇一定没有问题。楚国公是我大唐名将,到现在还没有失败过。”李治非常信任云浩的本事,他觉得只要云浩出手就没有拿不下来的战争。
“如今这长安城可传遍了,说是陛下被长孙顺德投敌叛国,气得一下子就病倒。晋王身为王爷,难道说就不能去探视一下?”杜如晦好像一只偷吃了肥鸡的狐狸,笑得非常开心。
“孤是想去,可怎么去啊!我手里又没有能用快艇!”
李二用实际行动证明,皇位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云浩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老子没那个意思。试探到此结束!至今为止,双方都很满意。
云浩忘记了问李二什么时候撤兵,李二也忘记了问云浩来干什么。反正最后不剩酒力的楚国公,被皇帝陛下灌了一肚子的酒送回大营。
安市城下那座巨大的京观终于竣工,李二更是亲自为这款形象工程剪彩。云浩打定了主意没去参加建成仪式,几十万人的尸臭就是对嗅觉的摧残。无论工程多么宏伟,云浩都打不起半点兴致。
长安城里面的人,却没有这份兴致。因为一条皇帝在辽东被长孙顺德气得病危的谣言,让所有人的内心都蠢蠢欲动。
太子东宫最近非常忙碌,所有人都知道。一旦皇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东宫里面住着的这位太子殿下,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下一任皇帝。太子东宫门前车水马龙,前来拜会的人络绎不绝。
孔颖达被贬斥到了岭南,褚遂良接替了老友的职务。虽然李承乾对这位褚先生还不是那么言听计从,但老家伙正用自己的才华,使得李承乾越来越离不开他。
“老师,东宫那边正热闹,咱们是不是……!”看到东宫门前车水马龙,李泰开始不淡定了。为了皇位已经闹到了这步田地,现在如果老子挂了,大哥成为了皇帝。李泰是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人就是这样,看到哪里热闹爱往哪里钻营。太子府那里热闹,人就纷纷往太子府里面钻营。自然,他魏王府就冷清了下来。到底还是年纪小,魏王李泰充满了浓重的危机感。
“殿下不要急,现在传来的只是谣言而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依照老夫对陛下的了解,以陛下的心胸绝对不会因为长孙顺德的事情气成那样。而前天传来的战报上说,大军已经在安市城下修筑了京观,彰显陛下的赫赫武功。
这说明什么?真要是陛下已经病危,他云浩还有心思修筑京观?二十万人,大多是关中子弟。皇帝病危,怕早就已经军心不稳。应该早早回军才对,怎么可能在大战结束之后。还悠闲的待在万里之外的辽东!
而且老夫还听说,云浩向高丽人勒索了三万多高丽女人。真要是陛下有事情,诸军哪还有心思寻欢作乐?”岑文本好整以暇的说道,这些天的军报他都是反复琢磨。字里行间一个字都不差的推敲,最终得出结论李二根本没任何毛病。
“老师的意思是,父皇并没有生病?”李泰惊奇的道。这些天李二病重垂危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老师却说这都不是真的,现在说出去满长安的人怕是都不会相信。
“老夫看起来是这样的,殿下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陛下这样做肯定有深意,老臣估计最大的可能就是试探太子的忠心。如果太子调侯君集回长安,依老夫看太子就距离倒台不远了。”岑文本幽幽的说道。
“那孤现在开始,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府里面待着著书,可行!”听说李承乾会倒台,李泰的眼睛亮了起来。只要李承乾倒台,他李泰就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其他的皇子,根本不具备竞争力。
唯一有那么一丁点儿可能性的,就是晋王李治。可一个小孩子,黑眉皂眼的皇帝老子绝对不会看上他。想到太极宫里面坐得可能是自己,李泰差一点儿笑出声来。
“老师,那咱们要不要……!”李泰希望岑文本给他出一个好主意,好像前几次那样黑李承乾一道。
“不用!陛下这么做,说明已经对太子不放心。殿下现在说不定也被陛下监视,如果做手脚很容易落下把柄。不如什么都不做,安安心心的将《括地志》编好。老夫看,大军应该不会在外过长时间。
现在已经是十月,如果现在还不撤军。大军就要在辽东过冬了,听说那地方冷得地都能冻裂。关中子弟受不了那样的气候,陛下恐怕也受不了。老夫看,再有几天就会有大军回撤的消息。”岑文本告诫了一下自己性急的弟子,李泰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急躁,或许过些年大一大会好些。
“好,那弟子就推掉所有的应酬专心著书。”李泰兴冲冲的离开了书房,呼喊管事的声音传出去老远。
李泰在忙碌,李承乾同样没闲着。这些天不断的接受一些世家门阀的效忠,已经让他有些飘飘然。现在他甚至有点儿盼着老爹在辽东挂掉,二十岁的年纪已经让他开始有了野心。太极殿里面的那个位置,对他来说越来越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