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个恬静的人,却不得不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你掐手指头算算,这些年云浩在长安待了几天。东奔西走,为大唐抵御外辱平复内乱。就算待在长安,也鼓捣出了铁路这么个东西出来。我家道彦有几斤几两我最清楚,铁道部的事情他做不来。还是云浩给他出的主意,告诉他要怎么做才能最快速度的将铁路建起来。
我猜想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他产生了厌烦,所以他才不愿意待在长安。老夫可以担保,他没有别的心思。如果二郎你不相信,云浩谋反之日。老夫就会带着淮南王府阖府上下自裁谢罪!”
“皇叔!使不得!朕也就是有些怀疑,可云浩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陛下不要管他为什么,既然他愿意去做登州刺史。那就让他去做好了,老夫敢保证登州很快就会成为富庶的州府。如果陛下还不放心,老夫还有一个主意。”
“皇叔请讲!”李二急切的道,让云浩这样去登州他实在是有些不放心。
“老夫观察,翼国公是楚公最关心敬重的人。左右翼国公在长安也没什么差事,你就派他做登州的别驾。”
“什么?让翼国公做登州别驾?那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官儿,这样对待叔宝。那些功臣们会怎么想,不妥!不妥!”李二立刻摇头否决。让秦琼以国公之尊,去做什么鬼别驾。消息要是散出去,以程咬金的脾气,恐怕会直接打上三省。更不用说,秦琼虽然这些年都在养病。可他的部旧还有很多,跟他交好的同僚也有不少。
给一个这样的官职,那些人会怎么看?鸟尽弓藏,卸磨杀驴?李二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名声!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
“此事陛下可以问问翼国公的意见,再说不迟。”
“叔宝?容朕想想。”李二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送走了李神通,李二魂不守舍的坐在太极殿里面。他在想李神通的话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想了很久似乎都没有。天黑了,内侍小心的增加许多的蜡烛。大殿里面静悄悄的,内侍和宫人走路的时候都夹着腿。生怕弄出什么动静出来,让李二心烦。
皇帝在这个时候是最没有耐心的,哪怕你只是放了一个屁,后果很可能是被乱棍打死。
在皇帝心烦的时候,都是生人勿进那种。就算是狮子老虎,靠近之后不是成为龙粪,也会成为相片儿。现在能够靠近李二的,似乎只有同等级的长孙。
“二郎!什么事情这样烦心,晚饭也不吃。朝廷的事情臣妾不管,可陛下的身子臣妾却是要管的。”长孙标榜一代贤后,朝廷的事情她从不多问。来太极殿里面,也只问李二的起居。
“云浩要走了!”李二叹了一口气道。
“什么?云浩要走?去哪里?”
“他上了封奏章,说是要去登州当刺史。问过淮南王叔,王叔居然说由他去,还让叔宝去做他的别驾,黄书真是老糊涂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明天我要去秦伯伯家拜望,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同去。”一切都看在云浩的眼里,侯君集这样的人本就是市井混混出身。说到底蕴,那简直就是笑话。
但云浩万万没想到,这货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趋红踩黑,居然如此明目张胆。
秦琼这些年一直病着,身上只有一个左骁卫大将军的虚衔。有程咬金牛进达等人的照拂,秦家在长安并没有败落。可侯君集这样的勋贵,已经不把秦琼放在眼里。谁都知道,秦家的败落不过是时间问题。
“哦……!如此,我和浩哥儿一起去给翼国公拜年。”侯君集好像刚刚才看见秦琼,连忙躬身施礼。
“不必了,秦家的门槛低怕是招待不好潞国公。”秦琼冷眼瞧了一眼侯君集,转身就走。
“呸……!什么东西!”老程狠狠的“啐”了一口,老虎一样的眼睛盯着侯君集。只要侯君集敢还嘴,他会立刻扑上去。
侯君集的脸色精彩极了,云浩看到他脑袋上的青筋都蹦了蹦。可终究,他还是没接程咬金的话。今天的李二的元日大典,番邦使节都在场。程咬金是不会介意在这种情况下干一架,本身就是臭了大街的响马,还怕干架?可他侯君集不一样,闺女即将成为太子侧妃。虽然前面有一个侧字,不过还算是皇亲。
就算是为了闺女,今天也得忍着。太子的老丈人,要有老丈人的样子才行。堂堂潞国公怎么能跟泼皮一样的厮打,尽管对方也是国公,那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失陪!”云浩再没了和侯君集说话的兴趣,不知不觉间那个仗义的侯君集不见了。现在眼前这个是大唐潞国公!
看着大殿里面的觥筹交错,看着人们虚情假意的笑。云浩忽然感觉,人们的笑里面藏着刀。人前称兄道弟,背后都在想着怎样给你一刀。或许这就是成长,或许这就是现实。
勋贵之间的情谊,很难保持长久。情谊维持下的兄弟,在利益面前就好像夏日的冰雪。都背负着家族兴旺的使命,谁的肩头都有一副重担,谁都不清闲。勋贵这一行没有中场休息这一说,只要踏进这一行就是终身的搏杀。当你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你的儿子或者你的孙子会接过你扛过的枪。冲进人群进行无穷无尽的搏杀,为了每一块肉每一滴利益,流尽自己的鲜血。
云浩有些恶心,也有些腻烦。这样的应酬没意思透了,每个人都调动自己浑身上下的细胞,想着如何夺取本该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且还要兵不血刃,达到抢你老婆你还得感谢的至高境界。
信步走出了太极殿,然后走出了太极宫。大殿里面的人太多了,当李二发觉好像少了点儿什么的时候,云浩已经走到了太极宫的门口。上了自家马车,连长安都懒得待直接回了临潼。
正月里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太子李承乾娶亲。作为未来帝国的继承人,李承乾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人们的心。虽然皇帝还不老,不过为了家族的未来,好多人都在盼望着从龙之功。上轿才扎耳朵眼儿的事情,从来不会有好结果。
为了太子李承乾大婚,李二和长孙极尽奢华之能事,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云浩知道他们在彰显大唐的奢华和富庶强大,让那些使节们都看看,今天的大唐是多么的繁荣富强。
李二忙着收礼,忙得一塌糊涂。各国使节进献的礼品,各地督抚进献的礼品已经快堆满皇宫。跟太子大婚相比,政务好像是业余事物。
房玄龄手捧着一份奏章,急吼吼的来到了太极殿里。李二正在欣赏吐蕃使节送过来的金鹰,虽然藏地铸造的手艺很差劲儿。但这尊金鹰还是用了心思,黑宝石的眼睛泛着光,好像真的眼睛一样。鹰爪上面嵌满了黄色的宝石,李二甚至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宝石,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好东西。羊同送来的礼物,非常得李二的欢心。
为了这尊金雕,李二赏赐了羊同部许多的兵刃。从长矛到横刀都有,铁器对于吐蕃人的奢侈的。羊同看到这些铁器,高兴得几乎疯掉。因为,他们再也不用拿着大木棒子,跟格萨尔王的军队作战。相对于这些兵刃,唐朝皇帝拒绝了迎娶大唐公主的事情,显得微不足道。
大唐公主也不过就是个女人,身份高贵一些罢了。吐蕃要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大唐公主大量的陪嫁。少数民族的兄弟很实际,他们要的是兵刃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不是没有用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