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有为带着《平凡的世界》的复印稿子是亲自来到了远大出版社。他走进编辑部,恰好瞧见袁梦和她旗下的另一名男作者在面对面的说着什么。
贾有为第一反应不免就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面路遥曾经说过的话,感慨他们所在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大爆炸”的光辉岁月里面,那写小说的人比驴子还多。
若是对方有幸能够活到今天,他会发现写小说的人比蚂蚁还多,皆可为人人都在通过网络和手机在写着小说。
“正好,由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就是《人生》的作家贾有为,而这位是《青春派》的作家陈成。”
袁梦主动站了起身,一边给走近的贾有为介绍,一边也是给没有站起来,依旧坐在椅子上面不动的陈成在做介绍。
两个陌生男人首次见面,不是握手,而是让贾有为切身感受到了对方的不懂礼数,傲气十足和无知的狂妄。他们之间连最基本的相互点一下头,脸上挤出一个微笑,说个“你好”都没有。
贾有为见多识广,内心里面的平静已经到达了百毒不侵的地步。他没有因为被轻慢的对待就动气。要不然,自己也就没资格管理着旗下正式员工都是数十万的大集团,运作着天文数字一样的资金。
贾有为不是愣头青,更加不是匹夫那种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他安安静静地在旁边空着的椅子上面也坐了下来。自己这种内心平静和头脑冷静的表现,那才是真正强者和自信的表现。
就现在,编辑部里面就袁梦一个人正在留守,其余人等都去跑各自的作家业务了,催稿的去催稿,挖人的去挖人,商谈的去商谈......
编辑也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看稿子度日。这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就直接拿工资,全然就是夏天热不着,冬天冷不着。
事实上,不然。在整个纸质图书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小出版社的日子自然就更不好过。
带有官方背景或者大学背景的大型出版社,自是不愁生存,不但有来自政府的相关补贴,而且还有财政划拨,编制上面也是事业编制。
私营小出版社的日子全是市场化运作,以及拿业绩说话,致使编辑部的编辑也得去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