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开导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786 字 10个月前

“嗯。那上岸‘海角奴’呢?”

“此皆有类牲畜。”

“嗯,教主言之有理。”

“?”

阿罗本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和法兰克王国、新罗马、波斯那种赤裸裸的盘剥不同,唐朝显然要文明的多,遮掩的也更加漂亮。

“地上魔都”几无世族,尚且还有悲惨“奴工”有类牲畜,更何况原本就“敲骨吸髓”等若日常的老大世族?

景教流走上层勋贵之见,虽然时常以“苦行僧”的形象出现,可这种“苦”,也就是和贵族富豪们比,跟京畿郊县的庄稼汉比起来,那也是能保证一日两餐甚至三餐不愁的人。

而阿罗本自西而来,见惯了吃相比唐朝世家还要糟糕的“奴隶主”,其感受自然是不一样。

唐朝盘剥“外族”,固然也是敲骨吸髓,但诸族头人一旦归降,就是“显贵”人前。这个“显贵”的代价,泰半都是拿自己人当垫脚石,固然代之后,可能死了一批批人就忘记了这一茬,然后垫脚石的后代们,居然就拥戴了敲骨吸髓贵人的“后代”,也是讲不清楚的。

但在此之前,帝国敲骨吸髓的手法从来不是自己动手,而是指派人员,前去敲,然后拿过来给自己吸。

李思摩只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敲骨”奴仆,绝非“吸髓”之人。

作为“吸髓”的体面人,李董可以允许李思摩抢着“敲骨”,但什么时候批准李思摩也可以参与“吸髓”了?

江汉观察使张德老大人给阿罗本大教主一番“开导”,顿时让他叹为观止,并且对张德老大人无比感激,毕竟,万一哪天自己浪的飞起,情不自禁地飘了起来,岂不是要忘了李董手里的刀还特么挺锋利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郡王如此惶恐。”

“裴寂这般人物说弄死就弄死,他算个屁。”

老张很是粗暴地不屑说道。

倘使没有国家的限制,让裴氏和阿史那思摩部火并,思摩那几万人马都不够看的。更何况裴氏押宝多方,现在照样有高官厚禄之辈,军中将校也不是闲散废柴。可这样又如何?裴寂就算是眼泪鼻涕一把,不终究是滚去和羌人作伴,还被羌人说着要拥戴当皇帝……

老衲以后“斩妖除魔”,一定要从心而行啊。

阿罗本大教主内心是相当的感慨。

听说李思摩居然打起了阿罗本大教主的主意,老张倒也不慌不忙,这种事情,别人做得,偏偏李思摩是不行的。“老疯狗”铁了心给李皇帝卖命咬人是没差,可不代表李皇帝会愿意松开手里的狗链。

果不其然,阿罗本大教主跑去辽东之后,先给李董来了个全套感恩祭礼,嘴里也没说“此即聚集”,而是“陛下万岁”。然后桃木十字架舞了一套“乾坤无极剑法”,颇有老君风范。

完事之后,阿罗本大教主跟皇帝说了:“陛下,老衲愿为陛下祈福,为苍生除魔,虽非人皇辅弼,亦尽人臣之责。”

李董很满意,给予了批示——《关于景教自力更生的若干建议》。

然后阿罗本大教主领了圣旨,就开心的去了。

按照此《建议》,有一个“龟腚”很重要,那就是改制后的景教大教主,不再收叙利亚及君士坦丁堡“精神指导”,其晋升、受封,须由帝国皇帝的批准。如果没有得到批准就上位,那就是非法集会,地方官府可以视之为一般的“有活力社会团体”,然后自行处置。

寻常不明真相的教众,肯定觉得阿罗本太过谄媚、卑微,简直是有失体统。

然而阿罗本大教主内心门清:你们这般土鳖,懂个卵的生存,没有帝国,就没有景教,老衲连旧日同僚都砍了,不一条路走到黑,等着叙利亚老乡过来再砍死老衲不成?

话不说透,但阿罗本大教主心中是有了计较的。

一个半月之后,返转长安,怀远郡王原本还挺高兴的,结果阿罗本大教主一开口,就让李思摩浑身发抖冷汗淋漓。

“郡王,陛下托我给你带个话。”

“嗯?”

李思摩一愣,连忙行了大礼,仿佛李董亲临,很是忠心的模样。

“陛下问你,要不要封你一个可汗当当?”

这事儿呢,以前提过,公司高层变动那时候,内部条件艰苦,市场前途也不明朗,加上还有突厥牧业老是想要抢地盘,李董为了稳住公司内部情况,除了打压老股东老油条之外,还开出了很高的福利。

什么期权啊奖金啊高温补贴啊,能给的都给上了。那年景,老板娘的化妆品和真皮包包都少买了不知道多少。

后来突厥牧业被一炮干趴,作为突厥牧业为数不多收购后还能混得不错的人,阿史那思摩肯定是不一样的,人在武德朝就受老董事长看重,李董为了稳定漠北漠南,就琢磨效仿前隋,让思摩做启明可汗二世。

只是没曾想,李靖、张公谨、李绩、薛万彻等几路大军战果辉煌,加上新式军粮延长了唐军的作战范围,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几乎也就是填了一个河北进去,于整个帝国的税赋而言,不算伤筋动骨。

和汉武帝干匈奴,就是两回事。

于是李董当时就反悔了,心想老子这么牛逼,还要啥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