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等就是五年,他的信心也一天天磨灭,现在就当是个牵挂吧。
谢怡心母子三人,已经到了谢老爷墓前。谢怡心一眼就看见,父亲母亲的墓旁边,垒起了一座新坟。
走近一看,原来是君大哥,为自己立的衣冠冢。
“天佑、天宝,这是外祖父和外祖母,快磕头。”谢怡心叹口气,跪在爹爹墓面前。
“爹爹不孝女,带您两个外孙来看您了,希望您在天有灵,保佑他们健康平安一养成人。”
谢天佑和谢天宝很乖,磕完头之后,看娘亲在烧着钱纸,就到处玩耍。
谢天佑指着新坟问:“娘亲,这谢怡心是娘的姐妹吗?”
“就算是吧!快来,给外祖母磕头。”谢怡心不好回答,只能避而不谈。
等谢怡心将拿来的祭品摆上,再烧完钱纸后,最后磕了三个头,就离开了墓前,坐上马车而去。
守墓的谢贵已经很老了,当他送走君少爷,回旁边的屋子,吃过午饭后,一瘸一拐的回来。
谢贵照例要去,为老爷点注香,却发现老爷墓前香烟缭绕,三注香都才燃不久。而且又多出了一些祭品,都是老爷喜欢的点心,他忍不住,朝大道追出几步,又停了下来。
老爷喜欢的点心,除小姐知道,杨少爷也知道,可能是杨少爷又悄悄来了吧?君少爷不准杨少爷祭拜小姐,杨少爷就只能偷偷摸摸的来。
每年小姐生辰,杨少爷都会不远千里,来为小姐贺生辰。他不止一次听到杨少爷哀恸的哭声,在夜里呜咽一夜。
唉!可惜小姐就这么去了,听说杨少爷一直没有续弦,更没有娶什么平妻,都是造化弄人啊!
知道君大哥在金陵,谢怡心改变路程,暂时不找谢贵,准备去趟洛阳。她想去看看母亲出世的仁和堂,也许还有亲人在世。
一路跋涉,等谢怡心母子三人看到古朴的洛阳城时,已经是新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