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成立教导队

看这个二皮脸在哪儿自说自话的表演,一帮校官们差点儿没被气乐了。丫的这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一边说什么提笔写字比训练难,一边却是恨不得把自己全营都给弄到教导队去学习升官。尤其是被他揶揄的周石屿,更是拿一双眼珠子瞪着这个二皮脸,如果眼光可以当子弹的话,赵二狗估计早已千疮百孔。

要知道,警备营一成立,就从他炮兵营里分了最少三分之一官兵走,他现在不过就300来号官兵,其中少尉以上军官都还不少,谁知道这货竟然恬不知耻的一张口就是180人,之所以没有直接报上300人,恐怕是还有120号军龄够不上3年的兵的吧!

狗日的炮兵营这是要全体当官的意思?你赵二狗咋不上天呢?

刘团座都忍不住将手里的一包烟砸了过去,“干脆教导队开到你炮兵营,你狗日的赵二狗当教导队总队长算了。”

“不敢,不敢,长官你言重了,我这水平当个副总队长就差不多了。”赵二狗忙摇头拒绝。

得,这丫的脸皮也是没谁了。

刘浪也懒得再跟这货较劲,手按着会议桌身体前倾,看着一帮气乐了的校官们说道:“参训名额分配团部会出个方案,只要你们这帮大营长大连长们别都藏着掖着舍不得把自己的宝贝疙瘩送过来就行。”

“长官放心,一定执行命令。”校官们纷纷表态。

这是好事不是?多几个后备军官,如果遭遇战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座的可都不傻,耽误训练那是暂时的,培养人才那才是长远之计。

“那好,回去之后各部都给我开始选人,不得延误。”刘浪点点头,“不过,今天喊你们来,其实重点不是要宣布成立教导队让你们出人,而是宣布一条命令。”

众人皆是一愕。

团座长官这又是要做啥子?搞这么正式?

等刘浪回归独立团已是9月下旬。

独立团要塞基地周围数公里的山沟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华美兵工厂的大批人员物资已经抵达,机床等各类设备都已经搬到依山而建的新厂房中,但大量的人员却是只能先居住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

“曙光小镇”已经开始施工建设,为了保证工期,华商集团下属建筑分公司不仅花巨资请来了数名国内著名的建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还投入了近五千人进行各类施工建设。

只要有人,自然就有做各类生意的,首先闻风而动的就是广元城内的各类生意人,直接把自己的生意拉到了施工现场。周围的村民们也不甘示弱,玉米红薯苞谷也是齐上阵。

不管是华美公司人员还是华商集团的建筑工人,那都是有薪水拿的,而且相对于川北来说,都算是高的,消费力自然是没问题。

一时间,以独立团要塞基地为中心向外辐射不过八公里的区域内,就集中了近两万人。“曙光”小镇都还是工地,刘浪需要的人气就已经是满满的了。

相信等到明年“曙光”小镇开始入住,这个镇恐怕就会立刻取代广元县城成为广元新的经济中心。

刘浪自然没时间去感叹自己房地产开发的成功,回到独立团的第二天,他就主持召开了团部会。从两百里外梓潼县驻地赶过来的安防团团长唐永明亦在其中。

不过谁也并没有太意外,在他们看来,来,才算正常,不来,那才是有问题了。

刘浪这次要做的,不是改编也不是什么改组。而是要在独立团基地成立先前就已经拿定主意必须要成立的教导队。

是的,正是通过这次成立安防团和基地守备营,刘浪深刻的感受到了军官的不足。

独立团和国军其他师不同,底子还是有些薄。所有的中低层军官在三年前要么不过是中尉少尉,要么还是大头兵一枚,就算经过长城一战,从第二十九军那边接收了1300老兵加上原独立团剩下的,2000余老兵战斗力绝对是杠杠的。

但,那也是兵多官少,导致到最后不少连排级军官都直接由表现优秀的老兵升任。老兵做为兵,可以很优秀,但没经过系统化的学习是他们最大的软肋,若不是独立团从三年前就有学文识字的军令,搞不好这帮连排级军官还有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

这种情况甚至比大量吸收农民参军并从中提拔基层中层指挥员的红色部队还要差,红色部队之中可是有不少黄埔军校的优秀学员在担任高级指挥员,这些高级指挥员还担任干部团的教官,哪怕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干部团的学习也一直没有放松。而且,日后那些由基层指挥员逐渐成长为一军之长一师之长的高级指挥员的,他们每个人都最少经历了上百次残酷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