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紧箍咒

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4583 字 10个月前

如果按照韩艺的计划来看,这应该是以退为进,是虚的,因为韩艺最终目的是要扶她上位的,可问题是,曾今在她看来,打契丹也是虚招,却没有想到,那是扎扎实实的一招,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契丹开始的。

想过河拆桥的武媚娘,此时还真不敢妄动。

且不说输赢,她心里非常的不爽,韩艺将她卡得是死死得,她一直都想挣脱韩艺的计划,但是韩艺的计划就如同紧箍咒,你越挣扎,反而越紧,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长安的百姓没有等来战争结束的消息,反而先等到皇帝驾崩的消息。

这真是突如其来的噩耗。

朝野内外哭得真是一塌糊涂,其实百姓还是非常爱戴李治的,李治绝对算是一代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四海升平,国内发展非常迅速,百姓安居乐业,难得一见的好君主,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普通百姓只知道悲伤,至于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但是也不大,而且也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

但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心中就不仅仅是悲伤,李治的去世,就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么下个时代会怎样的,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坐在上面,这与他们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甚至是性命攸关的。

哪回交接权力,不死一些人,而且这回情况更为特殊,李治去世的时候,可都没有几个人知道,而且如今的局势也是非常微妙的。

宇文家!

“哥哥。”

“是贺若来了!”

宇文修弥有气无力的看了眼贺若寒。

贺若寒见宇文修弥无精打采,精神萎靡,于是道:“哥哥还在为陛下去世感到伤神么?”

“嗯。”宇文修弥稍稍点了下头,有左右看了看,吩咐边上的侍女道:“你们先退下吧。”

那两女婢躬身一礼,退了下去。

宇文修弥又瞧了眼贺若寒,道:“贺若,其实其实哥哥也不全是为陛下之事伤神。”

贺若寒问道:“那哥哥还有什么烦心事?”

宇文修弥嗫嚅两回,突然问道:“你说接下来是该谁来即位?”

贺若寒道:“那当然是太子。”

宇文修弥叹道:“太子你我都认识,可谓礼贤下士,以仁孝为先,若他即位,定是一位仁君。”

贺若寒道:“此乃天下百姓之福。”

宇文修弥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太子所推崇的都是儒家的思想,儒家思想可是最看不起咱们商人的,倒是倒是皇后的政策非常支持咱们商人,朝廷山穷水尽之时,皇后可都没有问咱们要一文钱。要换成其它君主,咱们会这么轻松么?另外,你也不想想看,那朝廷如今欠了五千万贯的国债,而这些国债,多半都是咱们商人买入的,我当然相信太子是不会赖账的,可是太子一定会重要儒士为臣,他们可看不起咱们商人,但是那些人又贪图享受,怎么可能委屈自己,来还咱们的钱。”

“这不能吧,还有韩小哥啊,他是支持咱们的呀!”

“嗨这一朝天子一朝臣,谁能保证太子会继续重用韩小哥,你难道忘记那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了么。”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感到有些害怕。”贺若寒眉头紧锁,道:“如今战事还未结束,等到战事结束之后,周边都打得是满目苍夷,朝廷又是负债累累,太子的能力还一定可以扛得起,最好的办法就是赖账。”

宇文修弥道:“可不是么。”

“唉。”

二人是同时叹了口气。

浏览阅读地址:

当初李治昏倒之后,大家为了确立以武媚娘为中心的政权,一致对外,就将张文灌他们这些拥护李弘的人给调到周边州县安抚百姓去了。

但不代表着他们已经失势了,因为他们到底还是支持太子的,这不是站错了队伍,只是他们过于迂腐,没有考虑到国家形势,而且,李治都还活着的。

他们也没有说心灰意冷。

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这战争都还未结束,武媚娘突然召他们回长安。

两仪殿。

“臣参见皇后!”

“诸位请免礼,快快请坐。”

张文灌他们坐了下来,每个人眼中都充满着困惑,他们真心不明白,武媚娘为何急着要见他们。

武媚娘满面疲惫,轻轻叹道:“我知道各位心里一定埋怨着我。”

刘祥道忙道:“皇后,臣绝不敢这么想。”

“刘中书且听我说完。”

武媚娘手一抬,打断了他的话,道:“其实你们埋怨我,我也是能够理解的,你们当时并未做错,但是当时那情况,我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我与各位共事也有些时日,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各位的才能,我当时就在想,等到战事结束之后,就立刻将各位调回长安来,这治国还得倚重各位啊。”

这话说得,张文灌他们又是激动,又是内疚。

事已至此,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是武媚娘的强硬,中原真的可能会分崩离析,正是因为武媚娘非常强势和坚定,大家才都团结在她身边,如果换成是太子,情况就还真不一定。

但是武媚娘还主动这么说,这令他们这些老儒非常汗颜。

张文灌起身道:“臣当初多有冒犯皇后,还请皇后见谅。”

“还请皇后见谅。”

郝处俊他们也纷纷起身行礼。

“不敢,不敢。”武媚娘赶忙摆摆手,又道:“其实各位都已经是枢要大臣,还有什么可图的,各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唐,为了太子,只不过当时的情况,我不得不那么做呀!我心中是绝无怪罪各位的想法,我也希望你们能够体谅一下我,不要记怪于我。”

话都说到这份上,张文灌他们还能够说什么,真是无地汗颜,头都抬不起来了,觉得自己心胸狭隘,连个女人都不如。

武媚娘忽然眼眶一红,哽咽道:“其实我原本是打算等战事结束之后,再将各位召回来,但是但是我现在不得不马上召各位前来。”

张文灌他们闻言,不禁猛地抬起头来,看着武媚娘,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武媚娘美目轻轻一合,落下两行清泪来,“其实其实陛下在几月前,已经驾崩了,太子也是因此悲伤过度,才回东宫静养的,只不过当时战事紧急,我只能封锁这个消息,以免乱了军心。”

其实李治当时是急得直接中风了,以至于全身瘫痪,因为他的病跟高血压有很多的关系,不能太累,尤其不能受刺激,当时可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李治本来就已经到了极限,无法承受天崩地裂,正常人都不一定撑得住。这个病在后世都没有一点办法,更何况是现在,其实当时武媚娘和韩艺都知道,李治肯定是命不久矣,包括御医,只不过御医说得是很婉转的,其实李治自己是很想坚持下来的,不然当时可能就挂了,但是这种病是意志解决不了的,他还是去世了。

一代明君李治才四十多岁,就英年早逝。

不过这绝不是坏事,因为自古以来,很多明君都是晚节不保,从秦始皇开始就是如此,到后来的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以及再后来的乾隆,都特么一个德行,一到晚年就开始乱来,要是唐太宗活到八十多岁,估计也是一个唐玄宗,唐太宗的晚年其实也变得比较奢靡。

人都是如此,年轻的时候,雄心壮志,精力充沛,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但年老的时候,这精力不够,就肯定会贪图享乐,享乐不需要精力。

古代明君就应该英年早逝,活得太久对大家,对国家都不好,因为皇帝是没有退休制度的,但是他又必须将权力握在手里,当他的精力不足以掌控这无上权力的时候,他要么就是将那些可以威胁到他的大臣都给杀了,我弱,我让你们更弱,要么就将权力放在太监手里。

“啊。”

这一声是从张文灌喉咙里面发出来的。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