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道家符箓,其实也是一种高深的符号学

奉道者或常民常到道坛求取符籙,以卫己身、镇家宅,正一派早期即有一将军籙以之护灵,随其奉道年岁而拥有诸多将军籙。

如道教所称的“祭酒”,现今通称为道士,从传度仪以至受籙仪,均需经由受籙而领受诸多官将吏兵,即可在设坛行道时呼召遣用。

所以受籙道士即为仙官,从三五都功而逐级升至上清三洞之阶,以显示其道行、位阶。

正一派的符籙便是表示其宗教上的神职身分,非经家传、师授不能拥有,且需经由奏职、受籙才能拥有书符的资格。

故符籙即表示需经受籙,才可驱使籙中吏兵,其本领高者可精通各种符法,以应私家或公众的需求;纵使被民间称为“小法”或“法师”的法派,依例也需遵从师授之制,才能表现符法真传的职掌。

符箓术导源于巫觋。

《后汉书》载: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后汉书?方术传》记费长房向卖药翁壶公学道,壶公“为作一符,……遂能医疗众病。”

《云笈七签》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

某些道士、炼气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可能产生一定疗效。道书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符箓术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

宋元时符箓三宗(所谓“三山符箓”)为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天师道。

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

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

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