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机械制造(电动机、挖土机、工业设备、无线电测定仪表等)、化肥、纺织为主,还有造纸、建材、鱼类加工等食品工业。
这里设有爱沙尼亚科学院和大学多所,有建于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城堡、教堂等古迹。
海岸线绵延4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4万(2000年3月)。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温7c。
1154年塔林首见记载,1219年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并于1227年至1346年占领塔林。塔林一词源系由“丹麦的”和“地堡”组成,意为“丹麦地堡”。
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成为首都。
塔林历史中心oftallinn)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现给人们的绚丽多彩的公共建筑,特别是那些教堂,以及那些商店的室内结构。
塔林的大教堂尽管经过了不断的改建,还是保留了其哥特式风格。尽管这些建筑遭受了火与战争的劫掠,却仍保持了它们卓越的风采。塔林保留了表明其政治经济历史的最显著的特征,它是北欧中世纪商业城市的值得注意的并相当完善的典范。
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城堡托姆别阿就坐落在上城。
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这里有拉科雅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市政大楼,楼顶端威然屹立着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它是塔林城的象征。
新城的中心是维卢广场,一条大街由广场一直通往老城。广场上有塔林最大的宾馆之一──维卢宾馆。
广场四周是一条条呈放射状的现代化公路,通往爱沙尼亚的其他城市。新城内建有许多公园。在海滨林荫路的汇合处,有卡德里奥尔格公园(又叫叶卡捷琳堡公园),它是沙俄彼得大帝下令建立的。公园里有一尊高达16米的青铜天使像,是爱沙尼亚雕刻家阿达姆在1902年的作品,相传这是为悼念1893年触礁沉没的俄国战舰“美人鱼”号而建的。
公园附近有1960年建立的露天歌咏场,它是欧洲出色的音乐场之一。其造型别具一格:舞台呈抛物线形,背对大海,可容纳3万人同台演唱;听众席设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台坛上,能容纳15万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