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十字架山和圣安娜

立陶宛开国以来的战争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立陶宛十字架的工艺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立接受天主教以前的多神教时期,通过长期与天主教十字架造型的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十字架制作精细、大小形状各异。

首莱市以北十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十字架山,计有大大小小55000座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背后常常都印证着一段故事,立陶宛历史上不少战争和革命都不同程度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在几个世纪的历史中,这个地方已经成为立陶宛天主教徒以和平方式忍耐所面临威胁的象征了。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后,立陶宛被并入俄罗斯帝国。

波兰人和立陶宛人在1831年和1863年两次反抗俄国的起义,都未能成功。这两次起义与十字架山的起源有关:由于家人无法找到造反者尸体的位置,他们开始安放象征性的十字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东欧原有的政治结构土崩瓦解,立陶宛再次宣布独立。十字架山成为立陶宛人为和平、为国家、为立陶宛独立战争期间失去的亲人祈祷的地方。

1944-1990年期间,这个地点又获得了一层特殊的意义,立陶宛被苏联占领后,立陶宛人持续不断地来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用以证明他们仍然忠于原来的身份、宗教信仰和传统;成为进行和平抵抗的象征。

尽管苏联政府非常辛苦地搬走新的十字架,并至少三次(包括1973年he1975年的两次尝试)用推土机推平这个地方。

甚至有传言说当局计划在附近的kulv?河(mu?a河的支流)上修建一座水坝,这样十字架山就将淹没在水底。目前十字架的数量大约有100000个。

1993年9月7日,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十字架山,宣布这是一个盼望、和平、爱与牺牲的地方。2000年,附近创建了一座方济各会修道院,修道院内部装饰有表现圣方济各在拉维纳山(laverna)身体上出现圣痕的绘画。

这座山仍然无人管理,因此人们可以随意在认为合适的地点自由地安放十字架。

一块石碑上刻着教宗的讲话:“感谢你们,立陶宛人,因为这座十字架山向欧洲国家和全世界见证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神奇的十字架山,世界仅有。

有人说这是一条朝圣之路,这到底是不是一条圣路,叶超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个十字架山,真的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