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波罗的海三国之立陶宛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8年6月4日,成立立陶宛王国,立陶宛国会于11月2日推翻了自己的决议,立陶宛成为共和国。

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

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

1940年,苏联军队占领立陶宛。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军队占领。

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苏联不予承认。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

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

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低,最高点海拔6米。

立陶宛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面积4479公顷;共有722条河流,最长的河流涅曼河全长937公里,流经立陶宛境内长度475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c-7°c;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c。

再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