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波罗的海

从南向北的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c-3c,7月为5c-6c。

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

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行的冰封期,从每年11月初起,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一般年份,海冰只出现在各个海湾中。

只有在严冬时,几乎整个海区才被冰所覆盖。海冰平均厚度为65厘米。波的尼亚湾冰封期达210天,中部的芬兰湾和斯德哥尔摩附近为185天,里加湾为80-90天,波兰、德国沿岸冰封期30-40天。

南部通常不结冻,但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有时也会冰封。波的尼亚湾的北部还容易形成大冰包,这种冰包有时可高达15米,给海上运输造成困难,船只通过只能在冰冻的海面上开凿水道,再缓慢前行。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

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

波罗的海海水浅而淡,容易结冰。波的尼亚湾底部和芬兰海岸,有时积冰高达15米。在奥兰群岛和芬兰湾东段形成的浮冰厚达91厘米。

除了特别寒冷的冬天外,斯德哥尔摩、图尔库和赫尔辛基之间可以通航。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