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不同的融合

由此,即产生了世界罕见的建桥方案:人们采用了再在海面上建人工岛,即桥梁与人工岛相连,人工岛与隧道相连。

虽然丹麦与瑞典只隔海峡仅16千米,但两国的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他们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货币;不同的路标;不同的交通规定;1950年以前,汽车的行进方向也不同;火车也是如此,丹麦的火车从右侧进站,而瑞典的是从左侧;火车机车的电压和无线电频率不同。

于是,工程师们必须设计一个数字化的编译器,以实现不同火车间的信息交换,同时,还要创建一套标准术语系统,以统一各种口头指令;此外,电力工程师还要设计一个能将机车电压由两万五千伏转化为一万五千伏的设备;在所有火车投入运营之前,还要进行空车测试。

大桥的最后一段于1999年8月14日接上。

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和瑞典公主维多利亚在大桥中间相遇,庆祝大桥完工。

而官方的落成仪式则在2000年7月1日举行,由丹麦皇后玛格丽特二世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主持,在翌日开于给车辆使用。

在大桥启用前,有79,871名跑手参与一场在2000年6月12日举行的半马拉松的比赛,称为broloppet,由丹麦的阿玛盖尔到瑞典的斯科讷省。

初时大桥的使用量并没有预期般多,主因是大桥的收费。但到了2005年和2006年,大桥的交通流量急剧上升,主因是很多丹麦人到瑞典置业,在丹麦上班,因为马尔默的房屋价格较哥本哈根低很多。

在2006年一辆车经过大桥要收取235丹麦克朗,290瑞典克朗或32欧元。在2004年,近1,700万人使用大桥,当中1,060万使用车辆,620万人使用铁路。

厄勒海峡大桥oresundstraitbridge,连接哥本